秦砚舟律师

秦砚舟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擅长领域: 企业商事合同架构设计,涉外合同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同
个人简介: 秦砚舟律师:执业合同法律师,拥有10年以上民商法领域实务经验。专注于企业合规与商事合同纠纷解决。执业期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超2000份,代理诉讼与非诉案件300余件,为30余家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8%以上,以专业严谨、务实高效为执业准则,擅长将法学理论与商业需求结合,注重从合同起草、谈判到履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违约起诉时效是多久

违约起诉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你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三年未向法院起诉,对方就可以主张诉讼时效抗辩。但要借款合同等特殊情形适用20年最长诉讼时效,自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

关于违约起诉时效的8个必知要点

最近处理了个典型案例:某建材商供货后对方拖欠尾款,才起诉却被驳回。这就是吃了不懂诉讼时效的亏!今天咱们用大白话聊聊这个关键问题:

1. 时效起算有门道

协议已经履行能反悔吗

协议已经履行能反悔吗

站在法律专业角度,协议履行后反悔这事就像泼出去的水——想收回来得看盆里装的是什么水。《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双方都该按约定履行义务。但现实中确实存在例外情况,遭遇欺诈胁迫、显失公平或者存在重大误解时,当事人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撤销协议。

一、这些情况真能后悔药吃到饱?

上周刚有个朋友问我:签完购房合同都过户了,发现卖家隐瞒了房屋漏水,这时候还能反悔吗?这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欺诈导致履行,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撤销合同。但要收集证据链:漏水报修记录、物业证明、维修票据这些都得备齐。

轻微伤赔偿标准赔2万

轻微伤赔偿标准赔2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轻微伤指未构成伤残但造成短暂身体伤害的情形(如擦伤、软组织挫伤等)。法律未规定统一赔偿金额,但司法实践中常以2万元为参考标准。这是因为赔偿需覆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实际损失,结合地区经济水平和个案协商情况。若双方自愿达成2万元协议且不显失公平,则完全合法有效。

轻微伤赔2万到底包含哪些钱?

很多人以为赔2万就是单纯给伤者一笔钱,其实这笔钱要拆分成好几部分:

1.

委托第三方代收工程款协议

委托第三方代收工程款协议

《民法典》第161条和919条规定,委托第三方代收工程款协议属于典型的委托代理行为,只要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双方自愿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不过需要三点:一是必须明确代收方的权限范围(是否包含验收确认权);二是工程款支付方需书面确认代收关系;三是代收方不能是发包方关联企业,否则被认定为变相垫资施工。

搞工程必看!第三方代收协议的隐藏玩法

老王去年接了个厂房项目,发包方突然要求把钱打到某建材公司账户。老王连夜找我咨询,我让他赶紧签个三方协议。结果三个月后发包方破产,那笔200万的进度款因为提前锁定在第三方账户,成功逃过一劫!这就是代收协议的核心价值——资金防火墙。

欺诈合同的构成要件

欺诈合同的构成要件

《民法典》第148条,欺诈合同的构成需要满足四个关键要素:行为人具有欺诈故意、实施了欺诈行为、受欺诈方因欺诈陷入错误认知、受欺诈方基于错误认知作出意思表示。这四个要件就像四把钥匙,必须全部凑齐才能打开合同欺诈的法律认定之门。举个简单的例子,张三卖二手车时故意调低里程表(欺诈行为),目的是让李四误以为车况良好(欺诈故意),李四高价购车(因果关系),这就构成了典型的欺诈合同。

揭开欺诈合同的四层画皮

第一层画皮是精心设计的欺诈故意。这可不是简单的吹牛皮,而是像程序员写代码一样缜密的恶意。某教育机构明知无法提供承诺的保过班,还在招生简章里白纸黑字写保证通过率,这种明知道做不到还要故意写出来的,就属于教科书式的欺诈故意。

全责方保险公司不赔钱怎么办

全责方保险公司不赔钱怎么办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保险法》第六十五条,全责方保险公司应当在保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对方保险公司拒不赔付,你完全有权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包括向银保监会投诉、向法院起诉保险公司甚至直接起诉肇事车主。法律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以车主不配合内部流程等借口拖延赔付,你的损失必须得到合理补偿!

手把手教你对付耍赖的保险公司

上个月我朋友小王就遇到糟心事,明明交警判对方全责,结果保险公司拖了三个月不赔款。后来他带着事故认定书直接冲到保险公司柜台,当着值班经理的面打开手机录音:保险法第23条,你们收到理赔请求超过30天还没赔付,我可以要求赔偿利息损失。结果第二天就收到理赔款到账短信。

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

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

最近接到好几个企业咨询:合同明明约定了不可抗力条款,为啥法院还是判我们赔钱?仔细一问,都是因为先存在迟延履行的情况,后来才遇到疫情封控、自然灾害。今天就从《民法典》590条展开,把这个问题掰碎了讲明白。

一、法律条文背后的时间差陷阱

《民法典》590条规定不可抗力免责的前提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但很多人没到条文里还有后半句——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去年浙江有个建材公司案例特别典型:合同约定3月15日交货,结果拖到4月10日才装车,偏巧遇到高速路因山体滑坡封闭,法院判他们全责。法官在判决书里写了段特别扎心的话:山体滑坡确实是不可抗力,但按约3月份发货,根本不会撞上4月的灾害。

装修给完钱不给干活耍赖怎么办

装修给完钱不给干活耍赖怎么办

遇到装修公司收钱后拖延施工、玩失踪甚至直接赖账,很多业主第一反应都是气到想报警。但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合同纠纷。《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你可以要求继续履行、补救或赔偿损失。手里有合同就能硬气维权!但很多人因为没签合同、付款没凭证而吃哑巴亏,所以关键要掌握证据收集+法律手段+投诉渠道的组合拳。

真实案例:我如何从装修老赖手里追回8万血汗钱

去年杭州王女士就遭遇了付全款后工人消失的糟心事,她先做了三件事:①翻出微信记录证明付款事实 ②打印合同里约定的工期条款 ③到工地拍下未完工的视频证据。带着这些材料,她先通过12315投诉到市场监管局,三天后装修公司主动联系协商。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王女士直接向法院提交了网上立案申请,结果开庭前对方就主动退款。整个过程耗时2个月,没请律师花了25元诉讼费。

撤销权行使期限是1年还是5年

撤销权行使期限是1年还是5年

在法律实务中,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到底是1年还是5年,需要《民法典》的规定和案件性质来判断。
1年期限适用于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
5年期限则针对受胁迫、欺诈等特殊情形,且自行为发生之日起最长不超过5年。 依据来自《民法典》第152条,下面我们展开详细分析。

为什么撤销权会有1年和5年的区别?

法律对撤销权期限的差异化规定,本质上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