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认全责交警会同意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不少当事人会出于省事或尽快解决的心态主动认全责,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交警部门才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唯一法定主体。也就是说,当事人自认全责不等于法律意义上的定责结果。交警会综合现场勘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独立判断,即使你主动认全责,交警也推翻你的说法。

为什么有人主动认全责?背后藏着这些坑

很多人主动揽责是觉得反正有保险赔,或者怕对方纠缠想私了。追尾事故中后车司机常会说算我的全责吧,但实际隐藏风险:对方司机事后声称受伤需要高额赔偿,而交警调查发现事故中存在对方违规变道的情况,这时保险公司以责任认定不实拒赔,自己反而要倒贴钱!更严重的是,若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主动认全责涉及刑事责任误判,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交警定责的三大铁证 自认全责也没用

交警处理事故时最看重三类证据:
1. 物理痕迹:刹车痕、碰撞位置、车辆变形程度,电动车撞汽车侧面,大概率是电动车全责;
2. 视频监控:现在路口99%有摄像头,曾有案例司机自认全责,结果监控显示对方闯红灯;
3. 行车记录仪:数据显示,超70%的交通事故通过行车记录仪还原真相。所以千万别觉得私了认责能瞒天过海!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主动认全责后保险会全赔吗?

不一定!保险公司会复核事故责任。曾有案例车主认全责后,保险公司通过行车记录仪发现对方酒驾,最终拒赔60%损失。是故意骗保,还涉嫌保险诈骗罪。

主动认全责交警会同意吗

问题2:双方私签的全责协议有效吗?

无效!法律上这叫事故责任自认协议,但《民法典》第143条,若协议内容与事实不符,交警仍可重新定责。曾有案例双方签协议后,伤者家属起诉索赔120万,法院最终按实际责任比例判决。

问题3:电动车事故中能主动认全责吗?

尤其危险!电动车事故常涉及非机动车责任认定规则。汽车右转时电动车直行碰撞,看似汽车全责,但若电动车超速,责任五五开。车主盲目认全责,要为对方后续治疗费买单到底。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