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电动车撞上右转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5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电动车逆行已构成违法行为。而右转机动车需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51条转弯车辆应让直行车辆先行的规定。但在最终责任划分需要看证据:若机动车存在未观察路况、未减速等过错,承担次要责任;若电动车存在严重逆行、超速等情况,则负主要责任。民法典第1165条过错责任原则是这类事故定责的核心依据。

逆行电动车撞上右转机动车

二、血淋淋的街头实况:这类事故为何频发?

上周亲眼目睹一起惨烈事故:外卖小哥骑着改装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逆行,一辆右转的SUV正好卡在视觉盲区。刺耳的刹车声后,电动车直接钻进车底。满地散落的外卖餐盒混着血迹,看得人头皮发麻。交警到场后调取监控发现,司机右转时确实减速了,但外卖车30km/h的逆行驶速远超限速标准。

这种事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早高峰时段特别危险:急着送孩子上学的电动车家长、赶时间的上班族、抢单的外卖骑手,在右转车道交织成死亡漩涡。更可怕的是很多电动车经过非法改装,速度堪比摩托车,遇到突发情况根本刹不住。

三>责任划分的5个关键证据

1. 行车记录仪:能清晰记录双方运动轨迹的关键证据,特别是机动车是否提前开启转向灯
2. 路面监控:判定电动车是否持续逆行、是否在斑马线或路口突然变道
3. 刹车痕迹:通过测量判断双方车速是否超标
4. 手机使用记录:是否存在骑车玩手机、接单等分心行为
5. 车辆鉴定报告:重点检查电动车是否改装限速装置

去年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例:宝马车主右转时撞上逆行的外卖车。最终因车主转弯时正在接打电话,被认定承担40%责任。而外卖员不仅车辆超速,手机支架上还显示着正在抢单的界面,被判60%主责。

四>老司机教你保命3招

1. 右转前做蛇形观察:先看右后视镜→扭头看右侧盲区→再看左后视镜确认安全
2. 开启转向灯后等3秒:给其他交通参与者反应时间
3. 控制转弯半径:采用慢进快出策略,先贴近路口中心点再加速驶离

电动车骑手更要记住:宁可多绕500米,绝不冒险逆行驶。佩戴符合3C认证的头盔能在事故中降低70%的死亡风险。遇到右转车辆时,切记让右原则,哪怕自己是直行。

五>灵魂拷问:5个你最关心的问题

问题1:电动车逆行被撞还要赔钱?
答:去年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明确规定,有过错方都要承担责任。曾有案例电动车被判赔机动车30%修车费,因为司机及时刹车且无其他违规。

问题2:伤者医药费该谁垫付?
答:法律上机动车方无垫付义务,但交强险可申请1.8万元医疗费垫付。切记保留所有票据原件,私了协议一定要写明本次赔付包含全部费用。

问题3:没监控的路口怎么证明?
答:立即用手机拍摄现场全景照片、车辆最终位置、路面痕迹。寻找目击证人时,要记录对方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这些都能作为有效证据。

问题4:外卖平台要担责吗?
答:骑手是在送餐途中,平台承担连带责任。杭州法院判决美团赔偿15%的例子,就是基于算法派单存在不合理时限。

问题5:保险拒赔怎么办?
答:重点核查保单特别约定条款。某车主因未按规定年检被拒赔,但法院判决保险公司仍需赔偿,因为年检过期与事故发生无因果关系。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