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借给别人开出了事故怎么办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车主在出借车辆时若存在过错(如明知对方无证驾驶、酒驾或车辆存在故障),需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但尽到审慎审查义务(确认借车人驾照有效、精神状态正常、车辆状况合格),原则上由实际驾驶人和保险公司担责。也就是说,借车出事车主不一定背锅,关键看借车时有没有踩雷。

一、借车出事后的保命操作指南

接到朋友带着哭腔的电话说把你车撞了,先深呼吸记住这三步:

车借给别人开出了事故怎么办

第一步:人命关天先救人。哪怕对方全责,未履行救助义务面临法律责任,赶紧打120并设置三角警示牌。

第二步:证据固定不能少。用手机拍下全景现场、刹车痕迹、车牌号,尤其要拍到对方车辆位置。悄悄说句大实话:别让借车人自己处理,很多老实人一紧张就被对方唬住认全责。

第三步:保险报案黄金1小时。超过48小时保险公司拒赔,报案时要说清是他人驾驶时出险。有个案例:车主让朋友报成自己开车出事,被查出骗保,倒赔5万!

二、车主自保的三大防御工事

1. 借车前查三证:打开支付宝驾驶证状态查询,现场看驾照原件是否在有效期内。去年有个哥们借车给发小,结果对方驾照被吊销了都不知道,赔了23万。

2. 签个电子借车协议:微信小程序就能生成,重点写明不得酒驾、不得转借、承担违章责任。别觉得伤感情,真朋友都理解这是对双方负责。

3. 保险买对才不慌:务必确认买了第三者责任险(建议200万起步)和不计免赔险。有个血泪教训:车主只买了交强险,结果朋友撞了劳斯莱斯,自掏腰包赔了80万。

三、5个要命的认知误区

误区1:朋友有驾照就没事 → 他要是刚吃了感冒药开车也算药驾,同样要担责!

误区2:反正有保险全赔 → 酒驾、逃逸等情形保险可不赔,去年有个案例车主被迫卖房赔偿。

误区3:小剐蹭不用管 → 对方要是事后告你肇事逃逸,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误区4:亲戚借车不用签协议 → 亲兄弟明算账,法院可不管你们是不是亲戚。

误区5:车子年检没过照样借 → 这属于重大过错,百分百要连带赔偿!

四、灵魂拷问:这车到底借不借?

遇到以下三种人借车,建议直接甩这篇文章给他:
① 把我车技好挂嘴边的马路杀手
② 经常发酒局朋友圈的社交达人
③ 找你借车去川藏线自驾的愣头青
实在抹不开面子的,可以尝试:哎呀真不巧,车昨天刚送去大修或者我买了分时租赁险,要不帮你租辆新车?

常见问题解答

1. 借车人逃逸了,我要坐牢吗?

除非你教唆逃逸,否则不用。但交强险范围内仍需赔偿,赶紧报警并保留借车记录自证清白。

2. 朋友开我车又借给第三人出事,怎么办?

你可以起诉朋友和实际驾驶人。有案例判赔168万,朋友和第三人按7:3比例赔偿,车主无责。

3. 借车出事故会影响我明年保费吗?

会!出险一次保费上浮25%左右。所以借车时最好让朋友签个承担保费差价的条款。

4. 对方全责但不赔偿,能扣他车吗?

法律不允许私自扣车,但可以申请法院财产保全。有个狠招:让保险公司代位追偿,省心又合法。

5. 借车期间产生的违章谁处理?

法律规定谁开车谁处理。但现实中很多车主被迫自己扣分,所以借车前要明确说清违章自己处理,最好押个违章保证金。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