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被追尾了怎么处理

开车被追尾了怎么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保持安全距离。被追尾事故中,除非前车存在倒车、溜车等特殊情形,否则后车需承担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停车,开启双闪灯,在车后50-100米放置三角警示牌。特别要第一时间报警(122)并联系保险公司,现场拍摄包含车牌、碰撞痕迹、地面标线的完整证据链,这些都是后期维权的关键法律依据。

被追尾必看!7步完整处理指南

1. 别急着下车理论!先确认自己是否受伤,脖子有明显疼痛千万别乱动,等专业医护人员处理。2. 掏出手机开启录像模式,绕着两辆车360度拍摄,重点拍刹车痕迹、散落物位置。3. 遇到后车司机递烟说私了,先别急着答应!去年就有车主被追尾后收2000元私了,结果第二天颈椎骨折,医疗费花了6万多。4. 交警来了别光站着,主动提供行车记录仪视频,现在很多车型都有紧急碰撞自动保存功能。5. 签事故认定书时逐字核对,特别有没有双方自愿协商这类坑人条款。6. 4S店定损员说可以换原厂件?记得在维修合同里写明,避免用副厂件以次充好。7. 一步很多人都忘了——向交警索要对方驾驶证、行驶证复印件,后续维权全靠这个。

保险理赔隐藏的5个大坑

你以为报了保险就万事大吉?去年保险协会数据显示,23%的车主在理赔时吃过亏。第一个坑是快速理赔通道,某些保险公司忽悠你先撤现场,结果到家就说证据不足拒赔。第二个坑在定损环节,修理厂和保险公司唱双簧,故意压低维修费。这时候要搬出《保险法》第23条,要求全额赔偿必要费用。第三个坑更狠——误工费、交通费这些间接损失,很多保险公司根本不会主动提。记得事故后保留打车发票、请假证明,这些都能索赔。最坑的是代位追偿,保险公司会说影响来年保费,其实银保监会早就明令禁止这种说法。

遇到这3种特殊情况千万别私了

第一种是对方说自己是公务员/老师,求你给个面子。去年就有骗子用假工作证骗了十几位车主。第二种情况最危险——对方车辆没悬挂牌照,这种情况很是套牌车,马上报警查验证件。第三种要警惕好心人主动当调解员,很是个专业碰瓷团伙。记住一个原则:但凡对方阻止你报警的,100%有问题!

被追尾后的心理重建指南

很多人不知道,被追尾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位女司机被追尾后,半年不敢开车上高架。出现心慌、失眠、反复回忆事故场景,要及时找心理医生。有个实用小技巧:在车里挂个平安符,播放喜欢的音乐,用积极记忆覆盖事故阴影。记住,每5000公里遭遇1次事故是正常概率,千万别否定自己的驾驶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Q1:对方全责但耍赖不赔怎么办?

保留好事故认定书直接起诉,法律程序其实很简单。现在法院有网上立案通道,诉讼费25元起。修车费超过1万,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直接冻结对方银行账户。

Q2:过了三天才发现车辆暗伤能索赔吗?

关键看是否在定损单范围内。建议提车时做全面检测,保留检测报告。是新发现的损伤,需要第三方机构出具因果关系证明,成功率在65%左右。

Q3:网约车被追尾能要误工费吗?

必须可以!需要提供近三个月接单流水证明,法院支持的误工费计算标准是:(日均收入-成本)×修车天数。去年深圳有位滴滴司机成功索赔2.8万元。

Q4:孕妇被追尾需要特殊处理吗?

立即要求交警开具《人身伤害鉴定委托书》,就算当时没不适也要做全面检查。法律上对孕妇有特殊保护,可以额外主张营养费、精神损害赔偿,记得保留所有产检记录。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