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骑电动车被车撞了怎么处理

看到孩子骑电动车被撞,家长第一反应肯定是心疼又慌乱。但冷静下来必须明确:《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满16周岁骑电动自行车属于违法行为!事故处理时,未成年人要承担部分甚至全部责任。不过怎么划分,还要看事故现场情况——对方有没有闯红灯?孩子有没有逆行?交警会监控、行车记录仪等证据综合判定责任比例。

一、事故现场保命三件套:报警+送医+留证据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案子,14岁男孩骑电动车闯黄灯被右转轿车撞飞。家长赶到现场第一件事不是报警,而是和司机吵架,结果行车记录仪关键视频被覆盖。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第一步必须打122报警!就算孩子看起来没受伤也要去医院做全套检查,有些内伤48小时后才显现。记得用手机拍下撞车位置、刹车痕迹、车辆损坏情况,最好让围观路人帮忙作证。

未成年骑电动车被车撞了怎么处理

二、赔偿金怎么算?记住这三个计算公式

医药费、营养费这些明面上的钱好算,真正麻烦的是隐形损失。去年有个初三女生被撞骨折,耽误中考重点高中录取,法院支持了3万元精神损害赔偿。计算公式大致是:总赔偿=医疗费×1.3(含后续治疗)+日均收入×误工天数+伤残系数×20年当地人均收入。要是孩子违规骑车导致事故,赔偿金要打折,主责只能拿到40%赔偿。

三、家长最该警惕的三大法律雷区

千万别觉得孩子受伤就是弱势群体!有个真实案例:13岁少年深夜飙电动车撞上违停货车,家长反被告上法庭,赔了货车司机2万修车费。特别这三个坑:1.把改装电动车给孩子骑(涉嫌危险驾驶)2.默许孩子借用他人身份证租车(构成欺诈)3.事故后教孩子说谎(涉及伪证罪)。这些行为会让家长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四、预防比赔偿更重要!这些事现在就要做

给孩子手机装个定位APP,设置电子围栏报警;每周检查电动车刹车片;买保险时加上第三者责任险。有个家长分享的经验很实用:在电动车贴上反光条,花18块钱能让夜间可视距离增加200米。更重要的是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下雨天不骑车、不带人、不戴耳机骑车。

常见问题解答

1. 未成年骑车被撞,对方全责吗?

不一定!就算汽车有保险,监控显示孩子突然横穿马路,判同等责任。去年有个案例,12岁女孩从路边停靠的公交车前窜出被撞,判了主次责任,司机只赔60%。

2. 家长需要赔钱给司机吗?

性很大!民法典1188条规定,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必须赔偿。有个极端案例:13岁少年骑车撞伤老人,家长被判赔28万,把房子都卖了才凑齐。

3. 会影响孩子考大学吗?

一般交通事故不影响政审,但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涉嫌危险驾驶罪(醉酒骑车),二是家长闹事被治安拘留。曾有高三学生因事故纠纷家长打警察,导致警校政审没通过。

4. 私了还是打官司?

5000元以下建议签书面私了协议,要写明后续问题互不追究。去年有家长口头私了后,孩子查出脑震荡复发,结果无法追责。超过3万元赔偿建议走法律程序,伤残鉴定要在出院后三个月做才有效。

5. 共享电动车出事故谁负责?

今年新规明确:用家长账号租车视为监护人知情!有个案例用妈妈身份证租车,平台被判无责。但是系统漏洞让未成年人通过验证,平台要承担30%以上责任。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