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被电动车撞了怎么处理

当两辆电动车发生碰撞,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反正都是非机动车,私了算了。但从法律角度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只要发生交通事故,无论是否涉及机动车,都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若造成人员伤亡,必须立即抢救伤者并报警,逃逸者将面临3-7年有期徒刑。责任认定则依据第七十六条,主要看是否遵守交通规则、是否尽到义务等要素。

事故现场5步处理法

上个月在杭州就发生过典型案例:外卖小哥逆行撞上买菜大妈,两人都觉得自己没错。小哥急着送单想赔200块了事,大妈却坐在地上不让走。这种情况正确的处理姿势应该是:

1. 立即开启双闪(有),把车挪到不影响交通的位置
2. 用手机360度拍摄现场:刹车痕迹、车辆位置、周边环境全要录进去
3. 拨打122报警时别慌,说清位置,建国路与解放路交叉口往西50米邮政储蓄门前
4. 有行车记录仪的赶紧备份视频,现在很多电动车都装了前置摄像头
5. 等交警期间,可以和对方交换信息:姓名、电话、身份证号、车牌号、保险公司(有)

责任认定里的门道

去年南京法院判过个有意思的案子:两辆共享电动车相撞,A说自己直行有路权,B说A超速。调取GPS数据发现A时速31km/h(超速11%),B违规载人,最终判A主责70%,B次责30%。这说明三个关键点:
① 路权不是万能挡箭牌
② 电动车超速也会担责(国标限速25km/h)
③ 载人、逆行、闯红灯都是责任放大器

赔偿金怎么算才不亏

小王被撞骨折,对方全责。他能要哪些赔偿?
• 医疗费:住院费+复查费+康复费(记得留所有票据)
• 误工费:月收入÷30×医嘱休息天数(需要单位开收入证明)
• 交通费:打车去医院的合理费用
• 车辆损失:维修发票或折旧证明
• 营养费:30-50元/天(需医院证明)
• 精神损失费:构成伤残才有,十级约5000元起
要是对方耍赖不赔,别犹豫直接起诉,50元诉讼费就能立案,根本不用请律师。

电动车被电动车撞了怎么处理

常见问题答疑

1. 双方都没受伤要不要报警?

建议报!去年上海有个案例,两车主私下签协议互不追究,结果三天后对方拿着医院检查单索赔3万。交警说没报警无法查证事故真实性,只能调解。记住:只要车辆损失超过500元,法律要求必须报警。

2. 责任对半合理吗?

这是最大的误区!很多交警为省事直接判同责,其实违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只有双方过错相当才能定同等责任。对方逆行你正常行驶,完全可以要求重新认定。

3. 对方跑了怎么办?

立即做三件事:①记下车牌号(哪怕不完整) ②调取周边商铺监控 ③在交警队查同型号车辆轨迹。去年郑州有位姑娘就是靠头盔上的独特贴纸,在3公里外锁定逃逸者。

4. 手机录像能当证据吗?

关键看拍什么。要重点拍:
• 对方是否戴头盔(影响责任划分)
• 路口信号灯状态
• 车辆碰撞部位特写
• 地面标线是否清晰
最好当场用时间相机APP拍摄,这种带GPS定位和时间水印的视频,法庭采纳率更高。

5. 保险公司会赔吗?

投保了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年费80-150元),最高能赔5万。但要:
① 酒驾、逃逸不赔
② 要先拿到事故认定书
③ 超过48小时报案拒赔
没保险也别慌,法院判决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现在老赖名下的支付宝、微信钱包都能直接划扣。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