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变道成功后被追尾

当后车哐当一声撞上来时,很多司机握着方向盘的手都在发抖:我明明已经完成变道了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变道车辆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正常行驶。划重点:只要完成变道且保持安全距离,后车就必须承担未保持安全车距的全责!《民法典》第1165条更明确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交警到场后只要确认变道动作已经完成,后车司机就得为这起事故买单。

真实案例告诉你:0.5秒的差距就是全责和免责的分水岭

去年杭州滨江的刘女士在变道3秒后被网约车追尾,行车记录仪显示她的车尾已经完全进入车道。交警当场判定后车全责,理由很明确:变道完成后形成的车距不足,责任完全在于后车未及时减速。但是边变道边被撞,哪怕只是半个车身还在虚线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前车至少要承担主要责任。

遇到这种事故千万别私了!五步操作保住你的钱包

第一步立即打开双闪,把三角警示牌摆到车后50米。第二步用手机拍下全景照片:碰撞部位、刹车痕迹、道路标线。第三步别急着移车,等交警来固定证据。第四步要对方驾驶证、行驶证、保单照片。第五步最容易被忽略——检查行车记录仪时间戳是否准确,去年上海就有司机因为记录仪时间误差2分钟,导致关键视频不被采信。

已经变道成功后被追尾

老司机防追尾秘籍:三个后视镜要这样用

驾校教练不会告诉你:变道后要立即观察中央后视镜!很多追尾就发生在变道后的10秒内。正确做法是完成变道后,马上通过中央后视镜确认后车动态,发现后车急速逼近,可以轻点两下刹车提醒(不是急刹)。养成变道后3秒内提速的习惯,这样既符合交通法规,又能快速拉开安全距离。

灵魂拷问:遇到这5种特殊情况怎么办?

Q1:变道多久后才算完成?

法律没有秒数规定,关键看两点:车身是否完全进入车道+行驶方向是否与车道平行。实务中以完成转向灯熄灭为节点,但最稳妥的是保持直行3秒以上。

Q2:后车说自己超速就不算全责?

错!超速是另外的违法行为。就算后车超速,只要前车已经完成变道,仍然要承担未保持安全车距的主要责任。不过前车存在突然变道等危险动作,会被认定共同责任。

Q3:对方不认可行车记录仪怎么办?

立即拨打122要求调取道路监控。现在城市道路每400米就有摄像头,很多新式摄像头可以清晰拍到变道过程。保留车辆碰撞部位的痕迹,后车车牌在前车保险杠的印痕,这些都是关键证据。

Q4:早高峰被追尾会不会被认定危险驾驶?

只要不是连续变道或实线变道就不用担心。今年深圳就有案例,车主在拥堵路段变道后停止状态下被追尾,后车以前车突然停车为由抗辩,但法院最终行车记录仪判定后车全责,因为法律要求驾驶员必须预见前方出现的停车状况。

Q5:保险理赔会扯皮吗?

保存好交警责任认定书最关键。现在保险公司都开通了互碰快赔服务,无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后车保险公司要在24小时内完成定损。对方拖延,可以直接找自己保险公司启动代位追偿,根本不用和对方扯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