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发生事故谁承担责任
当4S店的试驾车撞上护栏时,销售经理和小王脸色发白。这场景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但90%的人都不知道,《民法典》第1209条,试驾事故的责任划分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今天我们就用真实案例拆解,告诉你试驾出事到底该谁买单。
一、试驾协议里的魔鬼细节
去年郑州法院判了个典型案例:李女士试驾新能源车时,因不熟悉单踏板模式追尾前车。法院判决4S店承担30%责任,关键就在试驾协议里藏着这句话:销售方有义务详细讲解车辆操作。现在去试驾,记得让销售手把手教你每个按键,最好用手机录下来。
更刺激的是深圳某豪车案:试驾员带着客户漂移,结果撞毁百万展车。法院调取试驾协议发现禁止危险驾驶条款,判决客户全责。所以签字前一定逐字阅读协议,特别用红色字体标注的免责条款。
二、保险公司的文字游戏
多数4S店的试驾车都买了全险,但有个致命漏洞——免赔额。北京朝阳区判决显示,某宝马4S店试驾车投保100万三者险,但协议写明客户需承担2000元免赔额。结果客户剐蹭后,自己掏了2000元才发现被套路。
更坑的是试驾期间商业险是否生效的问题。上海某特斯拉客户试驾时撞伤行人,结果保险公司以非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人拒赔。最终法院判4S店赔了58万,这就是没确认保险生效范围的代价。
三、新手最容易踩的5个雷
1. 以为试驾员坐副驾就安全:杭州判决显示,当试驾员发现危险未及时制止,4S店要承担30%责任
2. 雨天试驾新能源车:青岛客户因不熟悉动能回收,在湿滑路面失控,被认定主要责任
3. 带孩子试驾:西安宝妈试驾时孩子乱按电子手刹,4S店成功免责
4. 试驾临牌车:南京案例显示,临牌过期期间出事保险公司可拒赔
5. 试驾后私下买车:成都客户试驾后通过二级经销商购车,出事时4S店成功脱责
四、终极自保指南
试驾前必须做的三件事:①用手机拍摄整车状况,特别是轮毂和保险杠 ②要求销售书面确认已讲解操作要点 ③查看试驾车保险单原件。遇到销售说放心开,有全险,记得追问是否包含不计免赔。
试驾中要特别:新能源车的能量回收强度、怀挡设计、自动驾驶开关位置。建议首次试驾时开启双闪低速行驶,遇到复杂路况直接让试驾员接管。
常见问题
试驾时撞坏车要赔钱吗?
不一定!关键看事故原因。是车辆本身故障导致,4S店全责;若因驾驶失误,要按试驾协议赔偿。新规要求4S店必须购买试驾责任险,消费者最高可免赔80%。
无证试驾出事谁负责?
双方都要担责!4S店未尽审核义务要承担30%-50%责任,驾驶员涉嫌无证驾驶面临拘留。去年长沙法院判决4S店赔偿60%损失,试驾者还被罚款2000元。
试驾时被追尾怎么处理?
后车全责的情况:立即报警并索要对方交强险保单。特别:试驾车属于营运车辆,索赔时产生停运损失费,这部分需要后车商业险赔付。
试驾协议签字就生效吗?
不一定!协议存在明显不公平条款(如概不负责),法院可认定无效。建议签字时添加已确认车辆性能讲解完整等备注,广东已有客户凭此成功减责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