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借出去了发生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刚把车借给朋友就接到撞车电话?别慌!《民法典》第1209条,车主可不是无条件背锅的。法律明确规定:车主只有存在过错(明知对方没驾照还借车、车辆本身有故障不告知)才会承担连带责任。只要你是三好车主——借给有资质的人、车况正常、没酒驾毒驾嫌疑,出事了基本由实际驾驶人担责。

借车出事故的真实案例:有人赔哭,有人笑醒

去年杭州就发生过经典案例:老王把保养完的车借给有十年驾龄的老李,结果老李追尾劳斯莱斯。保险公司赔完180万交强险和三者险后,剩下30万缺口全由老李自掏腰包。而车主老王因为车辆年检合格、借车时查验了驾驶证,一分钱都没赔。

车借出去了发生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但要是像上海张女士那样就惨了——她明知闺蜜刚被吊销驾照,还是把车借出去聚会。结果闺蜜醉驾撞伤路人,法院判张女士承担40%赔偿责任,理由是未尽到审慎义务。可见借车不是学雷锋那么简单,关键要看借给谁!

保险到底赔不赔?90%的人不知道的细节

交强险永远第一个上场赔付,不管是谁开的车。但商业险就有讲究了:借车人没在你的保单上作为指定驾驶人,部分保险公司会免赔10%。更坑的是,要是借车人酒驾毒驾,商业险直接拒赔,这时候车主有过错,就得自求多福了。

建议车主们每年多花200块加上非指定驾驶人特约条款,这样不管谁开你的车,保险公司都得照单全收。别等出事才后悔,这钱比请朋友吃顿饭还便宜!

聪明车主必备的借车三件套

1. 驾照验真APP:当场扫对方驾驶证二维码,杜绝假证
2. 行车记录仪云共享:实时收到车辆异常提醒
3. 电子借车协议:微信小程序就能签,写明责任划分
上次我用腾讯电子签给表弟借车,5分钟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连油费怎么算都写得明明白白。

灵魂拷问:这车到底该不该借?

遇到以下三种人,建议直接甩锅给老婆:
① 刚拿驾照的萌新司机——剐蹭概率高达73%
② 爱喝酒的兄弟——你永远不知道他聚会时会不会碰酒杯
③ 信用黑名单老赖——他连花呗都不还,指望他赔修车费?
记住,拒绝的话术要温柔而坚定:真不巧,我买了分时租赁险,借车给别人会脱保呢!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借车人无证驾驶,车主需要负责吗?

必须负责!而且保险公司商业险会拒赔,交强险赔付后,剩余损失由车主和驾驶人按过错比例承担。曾经有案例车主被判赔60%,相当于白送对方一辆新车。

问题2:朋友借车期间又转借给第三方出事,责任算谁的?

连环借车最要命!原车主、第一个借车人、实际驾驶人都担责。除非能证明自己明确禁止转借,否则就像击鼓传花,传到谁倒霉。

问题3:车辆年检过期借出后出事,责任如何划分?

这种情况车主全责跑不掉!因为未年检车辆属于明知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法院会判定车主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保险公司也拒赔。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