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不肯协商怎么办
《民法典》第1183条,当事人有权通过协商解决纠纷。但现实中常遇到对方直接拒接电话、拉黑微信、见面就躲的情况。可立即采取三个法律动作:①通过短信/邮件发送正式协商函(附上证据材料)②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③同步准备起诉材料。这既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协商前置义务,又能避免因对方拖延导致诉讼时效过期。
实战应对五步走
第一步:固定协商未果证据。用公证云存证APP录屏微信聊天记录,把对方要告随便你的语音转成文字版,EMS寄送协商函记得要加盖邮局妥投证明章。
第二步:开启多维度施压。找共同好友带话、通过村委/社区上门调解、在对方朋友圈评论区礼貌提醒(别侵权),我有个当事人甚至在抖音拍了段普法视频@对方,第二天就主动来谈判了。
第三步:制造时间紧迫感。把准备好的起诉状封面拍照发过去,附上最迟本周五前答复的截止日期。有个讨债的狠招——把网上立案成功的截图发朋友圈(记得屏蔽其他人),比律师函更管用。
遇到这3种硬茬怎么破
案例1:对方是专业老赖。有个包工头欠20万工资,每次打电话都说正在筹钱,拖了三年。我们查到他在邻县有个养猪场,带着法官现场查封生猪,当天就拿到全款。
案例2:前任拒绝沟通抚养费。我们指导当事人把孩子参加课外班的缴费单、医疗票据做成EXCEL表,连同步长曲线图一起寄到对方公司。第三天就收到银行转账提醒。
案例3:房东恶意扣押金。租客直接在小区公告栏贴出《法律问题征询启事》,写明事情经过并附二维码征集目击证人。还没凑够10个证人,房东就主动退还了押金。
常见问题解答
对方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怎么办?
用131开头的手机号发送彩信(打开率比短信高3倍),把关键证据做成九宫格图片,配上文字您不回复视为认可上述事实。记得在第3、7、14天分时段发送,形成有效送达证据链。
协商时对方突然暴怒怎么办?
立即打开手机录音说三句话:您现在情绪激动我理解,但解决问题需要冷静沟通、您刚才说的要求我已清楚记录、鉴于当前状况,我们暂停10分钟再继续。这三句既能固定现场情况,又避免被认定为挑衅。
对方故意用专业术语绕晕我怎么办?
准备三件套:录音笔+民法典小蓝本+计算器。听到不懂的法律名词就翻书,涉及金额马上按计算器。当场要求对方解释您刚说的不当得利指哪条规定,八成能戳破虚张声势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