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追孩子跑受伤谁的责任

《民法典》第1188条和1199-1201条规定,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需承担侵权责任。是两个孩子追逐中一方受伤,关键要看三个因素:是否存在故意或危险行为、监护人是否尽到看护义务、事发场所管理者是否履行安全保障责任。8岁孩子在学校故意推倒同学,家长和学校都要赔偿;若是5岁幼儿在小区玩耍意外绊倒,物业未清理路面障碍物则需担责。

熊孩子疯跑背后的法律风险

去年杭州某小区就发生过典型案例:11岁的小明追着同学跑时撞倒散步的老人,最终法院判决小明父母赔偿6万元,物业因未设置禁止追逐警示牌承担20%责任。这种意外发生在家长以为孩子闹着玩没事的瞬间,等出了事才发现要赔几个月工资。

孩子追孩子跑受伤谁的责任

幼儿园和小学最常出现这类纠纷。曾有家长因孩子在课间被推倒骨折,起诉对方家长和学校,结果学校因监控死角无法证明尽到管理责任,被判赔了3万医药费。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规定教学楼内禁止奔跑,走廊还贴着防滑条。

监护人责任不是无限背锅

王女士就遇到过冤枉事:她家孩子明明是被挑衅后才追着跑的,对方自己撞到健身器材。律师教她收集了在场其他家长的证词,最终对方承担了70%责任。这说明不是说谁受伤谁就有理,关键要看行为有没有超出正常游戏范围。

现在儿童手表录音功能都成了关键证据。上个月深圳法院判的一个案子,就是靠手表录音证明受伤孩子先骂人挑衅,才减轻了追逐方的赔偿责任。所以家长们要教孩子:被欺负时可以大声说不要追了,这些话都成为维权证据。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孩子在校追逐受伤,学校要负责吗?

要看情况。发生在课间且学校有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不担责。但要是老师在场未制止危险行为,或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湿滑地面未处理),学校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建议家长第一时间查看学校监控并保存就医记录。

问题2:对方家长说小孩子打闹正常拒绝赔偿怎么办?

可以报警要求做笔录固定证据,通过街道调解或直接起诉。法律明确规定监护人责任不因小孩玩闹免除,去年上海就有判例支持索赔成功。保留医药费票据、诊断证明等证据链。

问题3:孩子在游乐场被撞伤谁负责?

这种情况场所经营者要负主要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游乐场必须安排足够的安全员并设置分区警示。监控显示工作人员未及时制止危险追逐,可以主张场地管理方赔偿70%以上损失。

问题4:两个孩子都有过错怎么处理?

法院会双方的过错程度划分责任比例。A先挑衅但B推人致伤,判A承担30%、B承担70%。关键要收集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证据。有个案例通过其他孩子证词证明双方都有过错,最终判各自承担50%医药费。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