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同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用大白话说,阴阳合同就是签两份合同玩套路。从法律角度看,这种行为直接踩了《民法典》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两条红线。《民法典》第146条,表面那份阳合同属于虚假意思表示,而暗地里那份阴合同才是真实交易,但这种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操作,会被认定整体无效。更严重的是,涉及逃税金额超过10万元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按《刑法》第201条可以直接构成逃税罪。
阴阳合同玩的就是心跳 但这些雷区千万别碰
二手房交易里最常见的阴阳合同套路,房东和买家签个300万的假合同过户,实际私下再转50万差价。去年杭州就有中介教客户这么操作,结果被税务稽查抓包,不仅补缴了20多万税款,还被罚了1.5倍滞纳金。
娱乐圈更是重灾区,某范姓明星通过阴阳合同逃税2.8亿,连补带罚交了8.8亿。这种操作看似能少缴税,实则把《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当摆设。税务部门现在用大数据查账,资金流水和合同金额对不上分分钟露馅。
工程围标里的阴阳合同更刺激。投标时用超低价合同中标,施工时再签补充协议追加费用。河南某建筑公司就栽在这招上,不仅项目被叫停,负责人还吃了两年牢饭。
签阴阳合同的三大惨痛代价
第一波暴击来自民事责任,合同被法院认定无效后,之前谈好的条件全部作废。北京朝阳区就有案例,买家想用阴阳合同捡漏学区房,结果卖家反悔不认账,法院判决合同无效,买家白折腾半年还赔了中介费。
行政罚款才是真肉疼,偷税金额处0.5-5倍罚款。上海某网红去年被查,直播收入的阴阳合同让她补税1200万,罚款直接飙到1800万,直播间当场变还款现场。
最要命的是刑事风险,广东佛山有个老板用阴阳合同转移资产,被认定合同诈骗罪判了7年。税务稽查移送给公安的案件里,10件有8件都是阴阳合同引发的。
遇到阴阳合同怎么办?记住这三招保命
发现被套路先别慌,马上收集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这些证据。杭州余杭区法院有个判例,买家靠微信里的真实价格580万聊天记录成功维权。
赶紧找税务部门主动说明情况,《税收征管法》第52条,主动补缴税款可以免罚滞纳金。去年苏州有个企业主带着材料自首,只补税没罚款。
涉及金额大的赶紧找专业律师,通过法律程序确认合同无效。深圳南山法院刚判的案例,购房者通过诉讼拿回了多付的50万差价。
关于阴阳合同的灵魂拷问
1. 签了阴阳合同一定会坐牢吗?
关键看是否首次犯错和补救态度。刑法201条,五年内首次被罚且补缴税款的可免刑责。但像郑爽那样屡教不改的,就算补缴了2.18亿照样面临刑事追究。
2. 中介推荐的阴阳合同能信吗?
信中介不如信天气预报!上海静安区刚判的中介教唆签阴阳合同案,客户和中介双双被罚。中介拍胸脯保证的合理避税,90%都是偷税套路。
3. 微信上说的真实价格算数吗?
当然算!杭州互联网法院明确判决,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认定阴阳合同的证据。只要聊天里明确写了实际价格XXX,就算没签书面合同也跑不掉。
4. 补缴税款就没事了?
想得美!除了补税还要交每天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北京某影视公司补缴税款时,滞纳金比本金还多出40%,老板当场血压飙升。
5. 怎么识别对方想搞阴阳合同?
警惕这三种信号:要求现金支付差价、合同价明显低于市场价、催着签补充协议。苏州工业园区企业主就因为没这些细节,多缴了200万冤枉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