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委托人违法委托人要承担责任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19条和第923条规定,委托人与被委托人之间构成委托代理关系。原则上,被委托人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委托人自行承担,但存在三种例外情况需要委托人担责:
1. 委托人明确指示或默许违法行为
2. 委托人明知被委托人违法仍委托
3. 委托人因重大过失未审查被委托人资质
某公司老板让会计做假账逃税,这种情形下委托人就需承担连带责任。

委托关系中的背锅真相

老王最近摊上大事了!他让老乡帮忙运输一批货物,结果老乡为赶时间超载被查,还发现货物里夹带违禁品。交警找上门时,老王一脸懵:东西不是我运的,关我啥事?
这种场景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委托人会不会背锅,关键看两点:
1. 有没有实际控制权:你连被委托人开哪条路线、装什么货都要管,那出事自然跑不掉
2. 是否获得违法收益:像委托代购走私货,即便不知情,若享受了低价好处,也被认定应当知道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李女士委托中介卖房,中介伪造房产证诈骗买家,但因李女士全程未参与且未多收钱款,最终法院判她无责。

签合同也躲不过的雷区

很多聪明人知道要签委托合同,但下面这些条款写了也白写:
✖️ 一切行为与本人无关——违法条款自始无效
✖️ 被委托人自主决定所有事项——若涉及特许经营领域,委托人仍需担责
✔️ 正确做法是:
- 在合同中明确授权范围(限定采购金额)
- 约定定期汇报义务
- 设置违约保证金
建议参考住建部发布的《房屋代售委托合同范本》,里面对于权限划分的规定特别细致,连带看房次数都作了约定。

被委托人违法委托人要承担责任吗

常见问题答疑

1. 委托人完全不知情也要负责?

这种情况要分真不知情和装不知情。去年杭州法院审理的二手车纠纷案很有代表性:
张先生委托车商卖车时,车商调了里程表。虽然张先生声称不知情,但法院发现:
- 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
- 张先生从事过汽车相关行业
- 合同特别备注不保证里程真实性
最终认定张先生存在应知而不知的过失,需承担30%赔偿责任。

2. 微信委托算数吗?没有书面合同怎么办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解释》明确,聊天记录、转账备注等都算证据。但要:
- 避免使用模糊表述:你看着办被认定为全权委托
- 关键事项要发语音确认(语音鉴定真伪比文字容易)
- 大额委托最好补发邮件写明:以某日微信沟通为准
曾有案例因委托人发了OK表情包,被法院认定为同意变更委托事项。

3. 员工履行职务时违法,公司要背锅吗

这里涉及职务行为认定三大标准:
1. 以公司名义(用公章/工牌)
2. 在上班时间
3. 与工作内容相关
快递员私拆包裹属于个人行为,但若销售经理为冲业绩造假合同,公司就难逃其咎。建议企业做好三点:
- 定期进行合规培训并留存记录
- 业务系统设置权限分级
- 报销流程加入合规审查环节
某上市公司就因保留了对业务员不得给予客户回扣的培训视频,成功避免了一起商业贿赂的连带责任。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