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管辖权的确定

《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对于民间借贷这种典型合同纠纷,双方可书面约定管辖法院(需符合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若未明确约定,则按照原告就被告原则,原告需到被告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起诉。但有个特殊情形:借款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交付,收款账户所在地可视为合同履行地,这给原告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管辖权的确定

借条上没写管辖法院怎么办?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老王借给小李20万,借条只写了金额和利息,没约定管辖。后来小李跑路到外省,老王在自己所在地起诉被驳回。这种情况就要适用法定管辖规则:要么去小李老家起诉,要么证明老王转账的银行是合同履行地。建议大家在写借条时加上类似如发生纠纷,由出借人所在地法院管辖的条款,能省去很多麻烦。

微信借钱怎么确定管辖?

现在很多民间借贷都是通过微信完成,这类电子合同纠纷要三点:1.聊天记录要完整保存原始载体;2.转账备注要写明借款;3.管辖法院可以按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确定。通过微信借出5万元,即使对方在异地,出借人也可以在本地起诉,因为按照司法解释,接收货币一方就是债权人所在地。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民间借贷能约定外省法院管辖吗?

答案:可以!《民事诉讼法》第35条,双方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法院管辖。但要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基层法院管辖标的额5000万以上的案件)和专属管辖(房产纠纷专属房产所在地管辖)的规定。

问题2:借条写了两个管辖地有效吗?

答案:无效!某案例中借条约定出借人所在地或借款人所在地法院管辖,法院认定属于约定不明,最终按法定管辖处理。正确的做法是明确单一管辖法院,双方一致同意由XX市XX区人民法院管辖。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