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夫妻一方可以不去吗
从法律层面来说,夫妻买房时一方能否不到场,答案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房产归属性质和贷款办理方式。《民法典》规定,婚后购买的房产若无特殊约定,默认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若以共同名义购房或申请贷款,原则上需要双方亲自到场签字确认;若一方因故无法到场,则需提前办理公证委托书,否则影响合同效力或贷款审批。而一方以个人财产全款购房且不涉及共有权,则另一方可以不到场。
夫妻买房的4种常见场景与应对方案
场景1:共同买房,但一方在外地
这种情况最典型的解决办法是办理委托公证。老公被外派到国外,可以携带身份证、结婚证到当地公证处签署委托书,授权妻子全权代理购房手续,甚至细化到“代签合同”“代办房产证”等权限。但要部分银行对委托贷款有额外要求,需提前咨询。
场景2:用个人存款买“私房”
妻子想用婚前存款单独买房,理论上可以不通知丈夫。但会遇到两个坑:一是售楼处会要求配偶签《知情同意书》,避免日后纠纷;二是若购房款与婚后收入混同(工资卡支付房款),被认定为共同财产。建议单独开立账户,资金流水清晰。
场景3:离婚冷静期突击购房
正在办离婚的夫妻要特别!只要没领离婚证,法律上仍是夫妻关系。一方偷偷买房,若用的是共同财产,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分割。曾有案例显示,男方在离婚诉讼期间用公司分红买房,最终被法院判定女方获得45%份额。
场景4:父母资助下的“隐形共有”
很多小夫妻会遇到这种情况:男方父母出首付,女方负责装修。表面看房产证只写男方名字,但《民法典》司法解释,婚后还贷部分及增值部分属于共同财产。建议签订《出资协议》明确各方贡献比例,避免日后扯皮。
关于“夫妻买房不到场”的5个灵魂拷问
问题1:主贷人是我,配偶不签字能办房贷吗?
答案是不能!银行风控规则要求,只要是在婚姻存续期内,即便房产证只写一个人名字,配偶也必须作为共同借款人签署《共同还款承诺书》。某股份制银行就因漏签配偶被银保监会处罚过。
问题2:中介说可以PS签名,靠谱吗?
千万别信!某地法院判决过类似案件:妻子用PS的丈夫签名办理过户,后来丈夫主张合同无效,最终房子被强制返还。伪造文书轻则合同无效,重则涉嫌刑事犯罪。
问题3:视频委托算数吗?
目前仅有部分城市试点“远程视频公证”,北京、广州可通过政务APP进行人脸识别委托。但多数地区仍要求线下办理,且公证书必须包含“代为办理不动产登记”等明确表述。
问题4:婚前买房加名需要对方来吗?
加名本质上是赠与行为。房产原本是个人婚前财产,加配偶名字时必须双方到场办理变更登记,还要缴纳契税(按赠与份额的3%)。曾有案例因男方未到场,女方手持公证委托书加名,结果被认定程序瑕疵导致产权争议。
问题5:法拍房需要夫妻共同签字吗?
这是个灰色地带!司法拍卖公告中常注明“竞买人需自行核实婚姻状况”。拍下后配偶以不知情为由起诉,法院支持撤销交易。杭州就发生过此类纠纷,最终买家损失了30万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