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欠款无力偿还法院会怎样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24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487条规定,当公司被法院判决承担债务却无力偿还时,法院将依法启动强制执行程序。执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查封、扣押、冻结公司名下财产;扣划银行账户资金;拍卖不动产及设备;限制法定代表人高消费等。若公司资产确实无法清偿全部债务,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并引导债权人申请企业破产清算。
法院执行的十二道紧箍咒
老张的建材公司去年被判支付供应商300万货款,账户里却只剩5万块。法院执行局上门时,他才知道自己的奔驰车、厂房设备甚至微信零钱都被盯上了...
第一步:财产大搜查 执行法官带着搜查令直奔公司,翻账本查流水就像做CT扫描。我们见过最绝的案例,连老板办公室收藏的茅台酒都被计入资产清单。
第二步:账户全冻结 对公账户、支付宝、微信支付冻结,连食堂饭卡都不放过。某教育机构老板发现连给孩子交学费的银行卡都被冻结时,当场急得直跺脚。
第三步:设备大拍卖 厂房里的机床、叉车通通贴封条。去年东莞有家玩具厂,连员工更衣室的储物柜都被评估拍卖。不过二手设备只能卖到原价3成,债权人大呼血亏。
第四步:限高令来袭 法定代表人不能坐飞机高铁,子女读私立学校要开证明。某地产公司老板被迫坐30小时绿皮车去谈生意,回来后主动找法院协商还款。
企业自救指南:绝处逢生的5个锦囊
1. 执行和解:别等法院上门,主动找债权人商量分期还款。我们处理过最成功的案例,债务人用未来三年利润的20%逐步清偿,既保住了厂房又维持了经营。
2. :有家餐饮公司用中央厨房设备抵扣部分债务,债权人正好要开新店,双方各取所需。关键要找专业评估机构合理作价。
3. 引入战投:某科技公司欠款2000万,通过出让30%股权引入投资人,不仅还清债务还获得新订单。记得在法院主持下签订协议才具法律效力。
4. 破产重整:别把破产当洪水猛兽。浙江某服装企业通过破产重整方案,裁撤亏损部门,专注优势业务,3年后奇迹般重生。
5. 剥离债务:通过合法分立重组,把优质资产装入新公司。但要!最高法典型案例明确,恶意转移资产要承担刑事责任。
常见问题解答
1. 公司账上真没钱,法院会抓法人坐牢吗?
单纯无力偿还属民事纠纷,不会拘留法人。但有隐匿财产、虚假诉讼等行为,触犯《刑法》313条拒不执行判决罪。江苏就有老板因把公司车辆过户给小三被判刑1年。
2. 股东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吗?
原则上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担责。但若存在抽逃出资、公私账目混同、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等情况,债权人可依据《公司法》20条要求股东连带赔偿。上海某案例中,因股东长期用公司账户给丈母娘发工资,最终被判个人还款。
3. 公司被列入失信名单会影响投标吗?
岂止投标!现在政府项目招标基本都要求提供信用网站的无失信记录证明。某建筑公司因失信名单错失地铁项目,损失上亿合同后连夜筹钱还债。
4. 执行期间还能正常经营吗?
只要不转移资产,法院允许活封继续经营。东莞某机床厂被查封后,经法院许可继续生产,用经营所得逐步还款,最终实现双赢。
5. 破产清算后债务就清零了吗?
《企业破产法》123条,破产程序终结后未清偿债务依法免除。但深圳个人破产第一案显示,3年考察期内若有收入仍需按比例还款。对企业来说,税务债务、员工工资等优先债权必须全额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