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务转移的条件
《民法典》第551条,合同债务转移必须满足三个硬核条件:第一,必须经过债权人点头同意(张三欠李四10万元,张三想把债务转给王五,必须李四在协议上签字);第二,债务本身合法有效(赌债、高利贷这种违法债务不能转移);第三,受让人必须具备履行能力(让月薪3000的人接手百万债务明显不合理)。这三个条件少一个,债务转移都被法院判无效。
债务转移的骚操作:这些场景你一定见过
最近有个做建材生意的老板找我咨询,他公司欠供应商80万,想通过债务转移把包袱甩给合作方。我直接给他泼冷水:你以为债务转移是甩锅神器?供应商不点头,这波操作分分钟变违法!现实中很多人搞债务转移翻车,就是因为没吃透这5个潜规则:
1. 微信聊天同意也算数(去年杭州中院有个判例,债权人发了个行吧的表情包都被认定同意)
2. 转移后原债务人还要背锅(新债务人还不上钱,债权人照样能找原债主)
3. 抵押担保自动失效(房子车子抵押给银行的情况下转移债务,担保得重新办理)
4. 阴阳合同玩不转(嘴上说转移债务,实际私下签补充协议保留责任的,法院照样追究)
5. 跨国债务转移要过三关(不仅要国内法,还得符合债务接收方所在国的法律)
债务转移翻车现场:血泪教训合集
去年处理过最奇葩的案例,某网红把200万直播违约债务转给亲妈,结果平台公司把母女俩都告了。法院判决书里金句频出:债务转移不是过家家,60岁退休老人接盘百万债务,当债权人都是傻子吗? 这个案子给所有人敲警钟:就算亲爹亲妈接盘,也得看实际履行能力。
还有个更绝的,建筑公司老板把农民工工资债务转给空壳公司,结果被法院认定恶意转移财产,不仅判协议无效,还被追究拒付劳动报酬的刑事责任。所以说债务转移这玩意,用好了是商业策略,用不好就是给自己挖坑。
FAQ:关于债务转移的灵魂拷问
问题1:微信上口头同意债务转移算数吗?
答:新规明确,只要能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真实意思表示,就算数!但建议最好补个书面确认,免得扯皮。有个案例债权人发语音说你看着办吧,结果被认定默示同意。
问题2:转移债务后原债务人能彻底脱身吗?
答:想得美!除非协议里白纸黑字写债权人放弃追索原债务人,否则新债务人要是还不上钱,债主照样能找上门。建议在协议里加个债务清洁条款才保险。
问题3:把债务转给征信黑名单的人合法吗?
答:合法但作死!虽然法律没禁止,但债权人可以主张恶意转移至无履行能力主体,要求撤销协议。去年就有个案例,债务人把债务转给低保户,被法院认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