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成功一般什么结果

重整成功一般什么结果

《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重整计划经法院裁定批准后即产生法律效力。企业就像拿到一张法律复活卡:债权人不得再单独追债,原股东让出部分股权,企业还能把高利贷债务打骨折偿还。最核心的结果是企业免于破产清算,保留住营业执照这个身份证,从ICU病房转到了普通病房。

企业重整的五大神奇疗效

第一招叫债务瘦身大法。就像健身房甩掉赘肉,企业可以把债务分门别类处理。把欠供应商的钱分五年还,银行借款转成股权,民间借贷直接打三折。某手机品牌重整时,就把200亿债务砍到50亿,瞬间腰围小四分之三。

第二式是业务乾坤大挪移。保留赚钱的部门,砍掉亏损业务线。就像果园剪枝,把枯枝败叶去掉才能长新芽。某地产公司重整时,果断卖掉20个三四线城市项目,专注核心城市开发,第二年就实现盈利。

第三招信用修复术最神奇。虽然征信报告上会保留重整记录,但只要按时执行计划,3年后就能申请信用修复。就像手机恢复出厂设置,重整成功的企业可以重新获得贷款、投标资格。某制造业企业重整后第三年,就拿到了5亿银行授信。

第四式员工权益保护罩很暖心。法律规定员工工资债权优先受偿,重整后继续履行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去年某电商平台重整时,不仅保住了8000多个岗位,还给核心团队发了留任奖金。

一招股东洗牌术最刺激。原股东要让出部分股权,新投资人带着真金白银入场。就像打麻将换庄家,某新能源汽车企业重整后,创始人持股从51%降到30%,但换来了百亿战略投资。

关于重整结果的灵魂五问

问题一:重整成功是不是债务全清零?

这误会可大了!重整成功≠欠债不用还。准确说是打折还债+分期付款。欠100万变成30万现金+70万债转股,分五年偿还。就像信用卡分期,只是把还款压力分摊了。

问题二:员工工资能拿到多少?

法律规定员工工资社保属于优先债权,原则上要全额清偿。但实操中要看企业资产状况,有些案例会分6-12期支付。某餐饮企业重整时就约定:3个月内付清欠薪,后续工资正常发放。

问题三:股东会不会血本无归?

原股东会大出血,但不至于全赔光。最高院指导案例,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原股东要让渡部分股权。某上市公司重整后,原股东持股从40%缩水到15%,但公司起死回生后股价反而涨了3倍。

问题四:企业信用多久能恢复?

征信报告会显示已重整记录,但《征信业管理条例》,自重整计划执行完毕之日起3年后可以申请删除。就像违章记录,到期就能洗白。某化工企业重整成功,就拿到了AAA信用评级。

问题五:重整期间能正常经营吗?

法院批准重整后,企业就像拿到临时驾照。可以继续接订单、发工资、买原料,但大额资产处置要经债权人同意。某家具厂重整期间还参加了广交会,签了2000万美元订单,全靠这个特殊经营权限。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