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峻琳律师

赵峻琳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上海市
擅长领域: 疑难责任认定,重伤残深度索赔,商用车事故专案
个人简介: 赵峻琳律师专注交通事故维权10年,累计代理交通事故案件800余件,为伤者争取赔偿总额超1.8亿元,单案最高获赔620万元。擅长处理责任认定争议、保险拒赔抗辩及重伤-死亡案件,独创“三维证据分析法”(结合行车记录仪、痕迹鉴定与医学报告),在多起复杂逃逸、二次事故案件中成功推翻原定责结果。熟悉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规则,执业理念:赔偿无死角,维权有温度。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十字路口两车直行相撞责任图解

十字路口两车直行相撞责任图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十字路口直行车辆发生碰撞时,责任的判定主要依据四个关键要素:交通信号灯状态、道路通行权优先级、车辆行驶轨迹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违法驾驶行为。若双方均直行且无交通信号灯时,遵循右侧来车先行原则;若存在信号灯,则闯红灯方需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

十字路口直行事故责任划分的四大命门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早高峰的十字路口,两辆直行车砰的一声撞在一起。这时候交警到场可不是来当裁判的,他们手里握着四把责任标尺。第一把标尺是红绿灯,就像考场的监考老师,谁闯红灯谁就等着挂科。第二把标尺是右侧优先原则,这个规矩让很多老司机都栽过跟头,特别是左舵车的盲区地带。

一般责任事故的认定标准

一般责任事故的认定标准

一般责任事故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核心围绕过错责任原则展开。需满足三个条件: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故意或过失)、损害事实客观存在。工地上工人因未戴安全帽受伤,若施工单位未提供安全设备或未强制规范操作,则被认定为责任事故方。

责任事故认定的关键:普通人也能看懂的流程

你以为责任事故认定是警察或法院的专利?其实普通人也能通过四个步骤初步判断:

1.

对方变道我后方车追尾谁全责

对方变道我后方车追尾谁全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5条和第43条规定,变道车辆必须确保安全且不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若变道车辆在未完成变道时被后方车辆追尾,由变道方承担全责。但若后车存在超速、未保持安全距离或分心驾驶等过错,责任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后车。谁屁股对着别人车头,谁更容易被认定违规!

一、变道追尾责任认定的核心逻辑

交警处理这类事故时主要看两个关键点:第一,变道是否已经完成;第二,后车是否存在明显过错。前车刚打转向灯就硬挤进来,车头都没完全进入车道就被追尾,这种情况基本判变道车全责。但前车已经完成变道并入车道线内行驶了10米,这时候追尾大概率就是后车责任了。

小车撞到无证电动车谁的责任

小车撞到无证电动车谁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八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遵循过错责任原则。若电动车因无牌无证上路被交警认定为机动车,驾驶人将因驾驶未经登记的机动车承担30%-50%责任。而小车驾驶员若存在超速、未观察路况等过错,则需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浙江某案例中,无证电动车驾驶员被判承担40%责任,小车司机因抢黄灯承担60%责任。

事故现场这些细节决定你的钱包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案子,外卖小哥骑着无证电动车突然从巷子窜出,被右转的宝马撞飞3米。交警调监控发现:宝马车转弯时速38km/h(该路段限速30),电动车把手经过非法改装提速到45km/h。判宝马主责70%,外卖小哥次责30%,修车费12万自己还得掏3.6万。

出了意外责任怎么划分

出了意外责任怎么划分

出了意外责任怎么划分?法律视角下的核心原则

在法律上,意外责任的划分主要依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核心原则是过错责任与公平责任。谁有过错谁担责,双方都有过错按比例分担,若均无过错则适用公平补偿。《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1166条则明确,若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意外责任划分的实战指南:这些情况你必须懂

场景1:交通事故中的三七开和五五开

撞到停放电动车算逃逸吗

撞到停放电动车算逃逸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报警。事故涉及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逃逸行为将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即使撞到的是停放状态的电动车,只要车主存在实际损失(如车辆损坏),肇事者未履行报警、协商或留下联系方式等义务而离开现场,就被认定为逃逸。法律上并不区分停放车辆或移动车辆,关键在于是否尽到事故后的法定义务。

撞到电动车后,怎么做才不算逃逸?

你开车时不小心剐蹭了路边停放的电动车,这时候千万别慌!

高速路上汽车追尾受损是什么责任

高速路上汽车追尾受损是什么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在绝大多数高速追尾事故中,后车需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但是前车急刹车、违规倒车、恶意别车等特殊情况,责任划分会发生变化。交警部门会通过现场痕迹、行车记录仪、监控视频等证据综合判断责任比例。

为什么说追尾都是后车的锅?

大家常听老司机说追尾全责在后车,这句话其实有法律依据。高速公路上车速快、反应时间短,法律要求后车必须保持足够安全距离。这个距离不是固定值,要车速、天气、车况灵活调整。时速100公里时,理论安全距离至少100米。前车正常行驶,后车跟太近导致追尾,后车大概率要吃全责。

人身损害赔偿鉴定标准最新

人身损害赔偿鉴定标准最新

最新修订的《人身损害赔偿鉴定标准》明确规定了从伤情认定到赔偿计算的全流程标准。民法典第1179条及最高法司法解释,现在赔偿范围覆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12个赔偿项目,特别新增了康复辅助器具费和容貌修复费两项。伤残等级评定采用GB/T 31147-新国标,最关键的改变是十级伤残鉴定标准中增加了牙齿脱落8颗以上等可量化指标。

赔偿标准四大变化你必须知道

老张去年被电动车撞伤,按旧标准只能赔5万,今年同样的伤情却能拿到8.3万,这就是新标准带来的实际变化。现在赔偿计算采用就高原则,误工费计算时,月收入高于社平工资三倍的,按实际收入计算。护理费标准从每天80元涨到12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更是翻倍到每天100元。

骑电动车被车撞了 责任怎么划分

骑电动车被车撞了 责任怎么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相关规定,电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时,责任划分主要依据双方过错程度。交警部门会通过现场勘查、监控调取、证人笔录等方式,判断谁违反了交通规则(如闯红灯、逆行、超速等)。若电动车存在明显违规行为(如驶入机动车道),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若机动车驾驶员未尽到观察义务,则需承担更高比例责任。特殊情况下,即使电动车无过错,机动车也承担不超过10%的「无过错责任」。

电动车事故责任认定的三大核心要素

第一个关键点是「路权归属」。你在非机动车道正常行驶被右转汽车撞到,汽车全责的概率很高。但你骑电动车上了高架桥被撞,责任就要反转。第二个是「行为合法性」,没戴头盔不影响责任划分,但改装超速电动车被鉴定为机动车,性质就完全变了。第三个是「证据完整性」,很多朋友吃了没证据的亏——被撞后第一时间要拍照录像,记住目击者联系方式,这比事后扯皮管用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