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峻琳律师

赵峻琳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上海市
擅长领域: 疑难责任认定,重伤残深度索赔,商用车事故专案
个人简介: 赵峻琳律师专注交通事故维权10年,累计代理交通事故案件800余件,为伤者争取赔偿总额超1.8亿元,单案最高获赔620万元。擅长处理责任认定争议、保险拒赔抗辩及重伤-死亡案件,独创“三维证据分析法”(结合行车记录仪、痕迹鉴定与医学报告),在多起复杂逃逸、二次事故案件中成功推翻原定责结果。熟悉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规则,执业理念:赔偿无死角,维权有温度。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公司的车出车祸司机要赔偿吗

公司的车出车祸司机要赔偿吗

司机是否要赔钱,得看方向盘怎么转的!《民法典》第1191条,员工开公司车出事故,原则上由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但要是司机故意撞车、酒驾毒驾或者严重违章导致事故,公司赔完钱后有权找司机算账。举个极端例子:司机上班时间为了报复社会故意撞人,那不仅要坐牢,还得赔得倾家荡产。

公司车辆事故赔偿的5大真相

真相一:99%的情况司机不用自掏腰包

大多数司机都是正常驾驶时发生意外,避让行人导致追尾、雨天打滑撞护栏等。这时候司机就像公司的手脚,出问题自然由公司这个大脑买单。去年杭州就有案例,送货司机因刹车失灵撞伤路人,法院判公司全额赔偿128万,司机一毛钱都没出。

车祸半年后还能找对方吗

车祸半年后还能找对方吗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交通事故索赔的诉讼时效为3年。车祸半年后完全有权向责任方提出索赔,法律上不存在时间障碍。但要!虽然法律给了3年时间,但现实中证据会随着时间消失:监控录像一般保留3个月、目击者失联、车辆维修记录丢失...所以建议尽早行动!

二、为什么有人觉得半年后索赔难?

很多车主以为保险理赔必须在48小时内报案,其实这是误区!保险公司的24/48小时报案规定只是为了方便查勘,不是法律强制要求。就算半年后,只要能证明事故真实性,照样可以索赔。去年就有真实案例:杭州张先生8个月后发现颈椎损伤与车祸有关,通过司法鉴定成功获赔12万!

行人不走斑马线违反哪条法律

行人不走斑马线违反哪条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和第八十九条,行人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时应当走人行横道(斑马线),违反者面临警告或5-50元罚款。这条看似简单的规定,实则包含着对行人、驾驶员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全面考量。

斑马线背后的法律逻辑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过个马路嘛,但法律这么规定是有深层原因的。斑马线是法律划定的安全通道,司机看到斑马线会自然减速。要是行人乱穿马路,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逆行,不仅自己危险,还让司机措手不及。

去年杭州就发生过典型案例:大妈图方便横穿6车道,结果被电动车撞成骨折。交警判定双方各负50%责任,大妈因为没走斑马线,医药费还得自己掏一半。

装载机发生事故承担

装载机发生事故承担

《民法典》第1213条和《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装载机事故责任认定需综合考量过错原则和风险控制义务。涉及三方责任主体:①操作人员存在违规操作需承担主要责任 ②设备所有人未尽到安全管理义务需承担连带责任 ③第三方存在过错(如违规进入作业区)需分担责任。特别提醒: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规定,未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上岗作业的,一旦发生事故将直接追究雇主全责。

开装载机出事了?这些责任你躲不掉

老司机们常说轮子一动,责任千斤重,这话用在装载机上再贴切不过。去年我们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例:某工地装载机倒车时撞坏临时板房,经调查发现操作员持假证上岗,最终法院判决公司赔偿82万,负责人还被追究刑事责任。

家暴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家暴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反家庭暴力法》和《民法典》规定,家暴离婚必须提供能证明暴力行为存在且影响婚姻关系的证据。法院认可的常见证据包括:报警记录、伤情鉴定报告、医院病历、证人证言、施暴者悔过书、施暴录音录像、妇联求助记录等。证据必须真实、合法且能形成完整证据链,才能被法院采纳。

报警记录是家暴的黄金证据

很多姐妹被打后觉得家丑不可外扬,结果离婚时才发现没证据。去年我代理的案子,王女士被丈夫打断肋骨,就因为当时没报警,花了3个月才补全证据。记住!110出警记录可以直接证明家暴事实,民警做的询问笔录比你自己说一百遍都管用。

无责逃逸就一定全责吗

无责逃逸就一定全责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脚油门逃离现场,第二天警察却找上门说你全责,这场景让很多司机直呼冤枉:明明是对方违规,凭啥我全责?今天咱们就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出发,掰开揉碎了说说这个让老司机都犯迷糊的问题。

逃逸这顶帽子可不能乱扣

去年杭州有个典型案例,王师傅在等红灯时被后车追尾,看对方酒气冲天怕惹麻烦直接离开。交警认定后车全责,王师傅因逃逸被罚款2000元但没变全责。这案子说明:逃逸行为要单独处罚,但事故责任认定要看证据说话。

发生无人员伤亡的,财产轻微损失

发生无人员伤亡的,财产轻微损失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只要存在过错行为导致他人财产损失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所谓轻微损失指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情况(标准各地存在差异)。这类事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当事人必须通过协商赔偿、保险理赔或民事诉讼等途径解决。重点在于:保留现场证据、及时固定损失金额、明确责任主体这三个核心环节。

这些场景你都遇到过

上周老张倒车蹭了邻居家的铁门,俩人在小区里差点吵起来;前天李姐家阳台花盆被风吹落砸坏楼下电动车;昨天外卖小哥急转弯撞碎便利店玻璃...这些每天都在上演的小事故,处理不好就变成大矛盾。

事故中次责方需要赔偿什么

事故中次责方需要赔偿什么

《民法典》第1173条,当事故中存在多方责任时,次要责任方(次责方)需按过错比例承担赔偿责任。通俗来说,次责方需要赔的包括:医疗费、误工费、财产损失等费用的一部分,比例为20%-40%。主责方承担60%,次责方就要为剩余的40%买单——但最终比例由交警认定或法院判决。

次责方到底要赔哪些钱?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老王开车变道时被后车追尾,交警判老王次责(30%责任)。结果老王不仅要修自己的车,还得赔对方30%的医药费和误工费。来说,次责方要赔的包括:

两个骑电动车的相撞,责任怎么认定

两个骑电动车的相撞,责任怎么认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电动车相撞事故责任认定主要看三点:1.是否存在交通违法行为(如闯红灯、逆行);2.路权优先原则(如转弯让直行);3.双方是否尽到义务。交警会通过监控、行车记录仪、现场痕迹等证据划分主次责任,常见比例为全责、主次责(7:3或8:2)或同等责任。

电动车事故责任认定的三大黄金法则

第一法则:违章必担责!老王和小张在十字路口相撞,老王闯红灯被行车记录仪拍下,直接被认定全责。第二法则:路权就是通行权,小李左转时撞上直行的小陈,哪怕小陈超速,小李也要承担主要责任。第三法则:该看见的没看见也要负责,夜间骑车不开灯被追尾,后车只需承担次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