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砚舟律师

秦砚舟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擅长领域: 企业商事合同架构设计,涉外合同争议解决,知识产权合同
个人简介: 秦砚舟律师:执业合同法律师,拥有10年以上民商法领域实务经验。专注于企业合规与商事合同纠纷解决。执业期间累计审查各类合同超2000份,代理诉讼与非诉案件300余件,为30余家上市公司及跨国企业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8%以上,以专业严谨、务实高效为执业准则,擅长将法学理论与商业需求结合,注重从合同起草、谈判到履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简单一次性赔偿协议书

简单一次性赔偿协议书

在法律实务中,简单一次性赔偿协议书是当事人为解决纠纷达成的最终解决方案。《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这类协议需满足三个核心要素:赔偿金额明确、权利义务终结条款、双方自愿签署。尤其要协议中必须载明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等终结性表述,否则面临二次索赔风险。

一次性赔偿协议书的生存指南

老王去年被外卖小哥撞伤,双方签了个简单协议赔了5000块。结果三个月后查出骨裂,想再索赔却被法院驳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签协议前最好做伤残鉴定!常见的五大适用场景包括交通事故私了、工地意外赔付、宠物伤人赔偿、邻里纠纷和解以及网购退赔协议。

合同履行地与合同履行地点区别

合同履行地与合同履行地点区别

站在《民法典》第511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4条的视角来看:合同履行地是法律规定的大范围(北京市朝阳区),而合同履行地点是当事人约定的精确坐标(朝阳区某某大厦3层会议室)。举个形象的例子,就像网购时合同履行地是卖家所在地(法律默认),但实际发货从隔壁城市的仓库发出(履行地点)。这俩概念最要命的区别在于——履行地决定打官司的法院,履行地点决定实际办事的位置。

外卖小哥送错楼引发的千万赔偿案

去年上海某科技公司签了份服务器采购合同,合同里写着履行地:上海市,但安装地点只口头约定了浦东某数据中心。结果供应商把价值千万的设备送到了杨浦区的老机房,直接导致公司新项目延期三个月。这个案子打到法院,法官判决的关键依据就是:虽然合同履行地写的是上海市(确定了浦东法院有管辖权),但实际履行地点错误构成根本违约。可见在合同里把这两个概念掺和着用,分分钟赔得底朝天。

合同违约最有效的处理

合同违约最有效的处理

合同违约最有效的处理是及时采取法律认可的多维度救济措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或采取补救措施。但真正有效的处理需要结合证据固定、谈判策略和法律程序三方面发力。在发现对方违约的第一时间,就要开始收集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文本等证据,评估是否发律师函施压或直接起诉,这些动作的时效性和专业度直接影响最终结果。

普通人遇到合同违约该怎么办?

你付了10万定金买房,结果房东突然说不卖了。这时候千万别只会发微信骂人!先做这三件事:

承揽合同包括什么

承揽合同包括什么

《民法典》第770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它必须包含四大核心要素:干活的人(承揽方)、提需求的人(定作方)、要干的活(工作内容)、干完活给多少钱(报酬)。你找装修队改厨房,你出钱他们出技术,这就是典型的承揽关系。

承揽合同如何渗透你的日常生活?

场景一:装修踩坑实录
王女士去年签装修合没明确瓷砖品牌,结果施工队用杂牌砖冒充,验收时扯皮半个月。这告诉我们:合同里必须写明

撤销诉讼需要多长时间

撤销诉讼需要多长时间

作为执业律师,每天都要回答当事人这个问题:我想撤诉的话需要多久能办完?《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法院会在收到撤诉申请后7日内作出裁定。但从提交申请到拿到裁定书,需要3-15个工作日。这个时间节点:案件已经排期开庭,最晚要在开庭3日前申请;若是简易程序案件,撤诉时间压缩到5日内。

撤诉流程全解析:手把手教你高效操作

去年处理过一起典型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在立案20天后突然与被告达成和解。记得当时是周三下午提交撤诉申请,第二周周二就收到了法院寄出的准予撤诉裁定书。整个过程刚好7个工作日,算是比较顺利的案例。

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

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

《民法典》第577条,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就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俗称违约行为。你网购的手机屏幕有划痕,装修公司把瓷砖贴歪了,房东提前赶你搬家,这些都算货不对板。法律上要求违约方必须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关键看合同怎么签、违约多严重。

合同违约的后果比你想象的更刺激

最近有个开奶茶店的老板跟我吐槽,说供应商送的珍珠奶茶原料全是过期的。这不仅是质量问题,直接导致他三天被迫停业——这种情况就能主张直接损失(过期原料)和间接损失(停业利润)。去年还有个网红民宿案例,装修公司延误工期导致错过五一黄金周,法院判赔预期收益的70%。

只对一方有利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只对一方有利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当合同条款明显偏向某一方时,法律上构成显失公平情形。《民法典》第151条,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显失公平合同,受害方有权请求撤销。但单纯权利义务不对等不等于无效,关键要看是否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形。

这些霸王合同坑到你

朋友老张去年租商铺时,房东要求签生死状:租客需承担所有房屋维修费用,包括主体结构损坏。这种完全免除房东责任的条款,法院曾判决部分无效。类似的还有健身房的概不退费条款,教育培训机构的甲方可随时调整课程等单方权利条款。

合同担保人承担的责任

合同担保人承担的责任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合同担保人的责任可不是随便签个字那么简单。担保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模式,前者是等债务人彻底还不上了才轮到你掏钱,后者是债权人可以直接找你要钱。但现实中90%的担保合同都藏着连带责任四个字,很多人签字时根本没到这个致命细节。

担保人血泪史:从签字到卖房的全过程

朋友找你担保20万贷款时,你觉得就是走个过场。但三个月后银行突然查封你账户,你才知道债务人早就失联了。这时候法官会告诉你:担保合同白纸黑字写着无条件承担连带责任,你的房子、存款、工资都要用来填这个坑。

返还原物的法律规定

返还原物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235条和第462条,返还原物请求权是物权保护的核心权利。当你的物品被他人无权占哪怕对方没有过错,你都有权要求返还原物。举个栗子,邻居借了你的割草机半年不还,你直接拿着民法典条文去敲门要东西完全合法!不过要三个关键点:1. 你必须是真正的物权人 2. 对方确实是无权占有 3. 原物必须还存在。东西已经被损坏或转卖,就只能主张损害赔偿了。

生活中常见的返还原物纠纷

你以为返还原物离你很远?其实这些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朋友借了限量版球鞋玩失踪、租客退房时顺走房东的智能马桶、公园里捡到手机却想据为己有...去年有个经典案例,某大学生把共享充电宝带回家用了3个月,结果被运营公司起诉,不仅赔了3000块违约金,还差点留下案底。记住,就算是价值不大的物品,只要证明所有权,照样能通过法律途径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