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协议解除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兼职协议解除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需结合情形判断。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而《劳动合同法》第71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兼职协议未明确约定经济补偿条款,且符合非全日制用工特征(如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等),解除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若协议中有特殊约定,或存在用人单位单方违约、侵权等情况,劳动者仍有权主张赔偿。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兼职协议解除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需结合情形判断。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而《劳动合同法》第71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兼职协议未明确约定经济补偿条款,且符合非全日制用工特征(如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等),解除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若协议中有特殊约定,或存在用人单位单方违约、侵权等情况,劳动者仍有权主张赔偿。
当你在合同里写了尽快交货但没写日期,或者约定了合理价格但没写明金额,这就属于合同约定不明的情况。《民法典》第510条,这种情况得让当事人协商补充协议,协商不成,就得按照合同相关条款、交易习惯来确定。实在搞不定的话,法律在第511条直接给出了6种解决方案,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国家标准,价格不明确的按市场价,履行地点不明确的要分情况处理。
去年我有个开奶茶店的朋友,跟装修公司签合没写明墙面要用防水涂料,结果装修队用了普通涂料,下雨天墙面直接起泡。法院判装修公司赔钱,就是因为合同没写清楚质量要求,只能按行业标准来执行。这告诉我们签合同千万别当甩手掌柜,特别是这五个关键点最容易出问题:
《民法典》第577条和580条,继续履行合同是违约救济的首要方式。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除非存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这种规定体现了契约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也平衡了合同双方的利益——既保护守约方的履行利益,又避免强制履行带来的社会资源浪费。
最近处理的一个装修合同纠纷特别典型:业主王先生发现施工方偷工减料,要求重做却被拒绝。这种情况能强制继续履行吗?我们来看看法律实操中的关键点:
《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主要产生三大法律后果:一是返还财产,当事人需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二是过错方需赔偿损失;三是特殊情况下需收缴财产。举个通俗例子:张三卖给李四一部泡水手机,李四发现后撤销合同,张三不仅要退回5万元,还要赔李四检测费、交通费,而泡水手机也要物归原主。
想象一下撤销合同就像给交易按下撤销键,让双方回到没签合同的状态。老王家买了套学区房,结果发现卖家隐瞒了房屋漏水问题,法院判决撤销合同后:
刚处理完一起装修纠纷案的张律师表示:《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三条,业主应当按照约定支付价款。装修完工后业主拒付尾款,已经构成违约行为。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慌张,可以通过发催告函、申请调解、提起诉讼三步走。关键是要在施工过程中保留好各项证据,合同、验收单、沟通记录等,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筹码。
上周老王就吃了哑巴亏,给别墅做完装修后业主以瓷砖颜色不对为由拒付8万尾款。其实问题出在合同上:没写明色号、没分阶段收款、验收流程也不规范。这里教大家几个实用招数:
《民法典》第490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但在很多生意人为了抢时间、拉关系,货物都发完了还没签合同,这种操作在法律上叫做事实合同关系。听着挺专业是吧?说白了就是干活的时候称兄道弟,出了问题才发现自己连个保障都没有。我处理过上百起这类纠纷,见过太多老板因为没签合同,连货款都要不回来的糟心事。
去年有个做建材的客户,给装修公司供了30万的瓷砖,结果对方收到货后突然改口说:咱们当时说好的是月结90天啊。这老板当场就懵了——明明说好货到付款,现在连张纸都没有,硬生生被拖了半年才要到钱。这就是典型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没白纸黑字写清楚,人家说变卦就变卦。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白纸黑字的退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方耍赖不退款?别慌!只要合同上有双方签字盖章,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情形,您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回钱款。建议先发书面催告函,保留快递单和聊天记录作为证据,若15日内仍不履行,直接去法院起诉就行。
去年我有个客户小王就遇到健身房倒闭不退款的情况。他做了三件事特别聪明:①每次沟通都录音录像 ②在微信里说张经理您上次说月底退款还算数吧引导对方确认事实 ③在对方办公室当面沟通时悄悄用手机录下资金下周到位的承诺。后来这些证据在法庭上直接把对方锤死。
《民法典》第146条和《刑法》第224条,伪造合同面临三重法律责任: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虚构房屋买卖合同骗贷,被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企业用阴阳合同逃税,不仅要补缴税款还要缴纳5倍罚款。法律明确要求合同必须真实反映双方意愿,任何造假行为都会付出代价。
去年某装修公司老板张某为了申请贷款,找人做了份300万的虚假工程合同。结果贷款刚批下来,合作方就拿着合同原件找上门要钱。张某不仅被银行起诉诈骗,还要面对合作方的巨额索赔,房子车子全被拍卖,现在还蹲在监狱里。
碰上欠债纠纷要找律师,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得花多少钱啊?。《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欠债纠纷律师收费主要分四种模式: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计时收费和风险代理。5万块的小额债务收3000-8000,上百万的大案子按3%-10%抽成,要是搞风险代理,前期只收个三五千,但要拿回款20%-30%。不过还得看案件难度、律师资历这些,就跟去医院看病似的,专家号肯定比普通门诊贵。
最近帮朋友处理了个20万的货款纠纷,律师先收了5000基础费,约定要回钱再抽15%。结果三个月搞定,律师费总共3万5。这里头藏着门道:基础费相当于挂号费,风险代理部分是绩效奖金。要是案子特别简单,有些律师只收固定费用,1万包干。但要是碰上老赖跑路、证据不全的复杂情况,费用肯定往上窜,毕竟律师要花的功夫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