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买了一年了可以退吗
最近接到很多网友咨询:"房子买了一年了可以退吗?"作为法律从业者,先给个明确结论:普通情况下不能随便退房!《民法典》和《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购房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5种特殊情形可以要求退房:开发商隐瞒抵押、房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面积误差超过3%、延期交房超3个月、房产证逾期1年未办理。!这些情况都有严格的举证要求和时间限制,不是简单说退就能退。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最近接到很多网友咨询:"房子买了一年了可以退吗?"作为法律从业者,先给个明确结论:普通情况下不能随便退房!《民法典》和《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购房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5种特殊情形可以要求退房:开发商隐瞒抵押、房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面积误差超过3%、延期交房超3个月、房产证逾期1年未办理。!这些情况都有严格的举证要求和时间限制,不是简单说退就能退。
在法律层面上,小产权房因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其产权归属存在天然争议。《土地管理法》及《民法典》规定,小产权房本质上属于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无法办理正规产权登记。现实中确定房主主要依据三个核心要素:购房合同有效性(需经村委会或开发商盖章)、实际占有使用证明(如水电费缴纳记录)以及原始建房手续(如宅基地审批文件)。但需即便手握这些证据,房主身份仍因土地性质问题面临司法挑战。
在法律协议书是否需要公证取决于协议的性质和当事人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民法典》相关规定,除法律明确规定必须公证的情形外(如房产赠与、遗嘱公证等),普通协议书并非必须经过公证。只要协议内容合法、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使未经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公证能为协议增加"法定证据效力",尤其在涉及大额财产、重要权益时,公证能显著降低纠纷风险。
上周刚陪朋友去公证处办完股权协议公证,排队时发现公证处比银行还热闹。现在连00后签租房合同都开始考虑公证了,这背后其实有三大现实原因:
《民法典》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离婚后夫妻双方完全可以将房产卖给对方!关键要看离婚时房产的归属是否明确。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已明确房产归一方所有,那么产权人有权单独决定出售;是共同持有但未分割,则需要双方协商一致才能完成交易。整个过程必须签订正规买卖合同,并到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和普通二手房买卖本质上没有区别。
张姐和王哥去年离婚时,房子写的是两人名字,现在王哥想买下整个产权自己住。他们先到公证处重新确认了离婚协议内容,找中介拟定了存量房买卖合同。重点要这三个步骤:
最近有个粉丝私信我:"老张啊,我去年贷款300万买的房,现在同小区房价跌了50万,能不能找开发商退差价啊?"这个问题可把我问住了,赶紧翻出《民法典》查条款。
民法典第509条,购房合同和贷款合同是两码事。简单说就是:房子降价是你和开发商的事,银行只管你按时还钱。就像你花1万块买了部手机,第二天降价到8千,总不能找手机店要回2千吧?更扎心的是,要是你断供,银行还能拍卖你的房子,不够的部分照样追着你屁股要债。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各地实施细则,拆迁安置房上市交易需满足"双五年"原则: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日起满5年,且房屋实际交付使用满5年。但需特别北京、上海等23个重点城市实行"限售令",部分区域要求取得房产证后10年内不得上市交易。执行标准需以房屋所在地市、县级政府文件为准。
去年帮朋友处理过一单拆迁房纠纷,房主老张拿到房产证刚满3年就想转手,结果被买家举报到住建局,差点吃了官司。今天就给大家掰扯清楚拆迁安置房的买卖门道。
《民法典》第1065条,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后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重点在于:必须签署书面婚内财产协议,明确约定房产归属。写明"该房产由XX个人出资购买,属于其单独所有财产",再配合购房资金来源证明(如父母转账记录、个人婚前存款流水等),才能在法律上形成有效约定。偷偷说个行业秘密:现在很多夫妻买房时会把父母转账备注写成"仅赠与子女个人",这也是保护个人财产的常见操作。
《民法典》第563条和《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当开发商逾期交房超过3个月,购房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若已办理按揭贷款,可同步主张开发商返还首付款、已还贷款本息及违约金。但要保留书面催告证据,这是启动法律程序的关键凭证。
去年郑州张女士花200万买的期房烂尾,开发商直接"躺平",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少见。要做的是立即到住建部门查询项目监管账户余额,很多地方规定购房款必须存入监管账户。发现资金被挪用,可以联合业主向银保监会举报,去年西安就有业主通过这种方式追回部分资金。
遇到房产中介费纠纷时,要明确《民法典》第961条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中介必须实际促成交易才能主张费用。遇到强制收费、服务未完成却索要全款等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步骤:1.收集沟通记录、合同等证据 2.向当地住建部门投诉 3.通过12315平台举报 4.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时保存看房确认单、微信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
小张通过某中介看中一套房,签合发现中介费比口头约定高出2万。中介拿出密密麻麻的合同说"您当时没仔细看条款",这种情况怎么办?其实很多纠纷都源于这5个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