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合买商品房可以吗
《民法典》第297条规定:"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兄妹作为自然人完全具备共同购买商品房的民事权利能力。需三点:1)签订书面共有协议明确份额;2)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选择"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3)涉及贷款时需共同作为借款人。只要手续完备,兄妹合买商品房完全合法,近年全国已有超12%的房产交易涉及非夫妻亲属共同购房。
兄妹合伙买房的完整操作指南
去年我和亲哥在杭州合买了套89㎡的学区房,整个流程走下来了这些干货: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民法典》第297条规定:"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兄妹作为自然人完全具备共同购买商品房的民事权利能力。需三点:1)签订书面共有协议明确份额;2)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选择"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3)涉及贷款时需共同作为借款人。只要手续完备,兄妹合买商品房完全合法,近年全国已有超12%的房产交易涉及非夫妻亲属共同购房。
去年我和亲哥在杭州合买了套89㎡的学区房,整个流程走下来了这些干货:
站在法律专业视角,买房后无力偿还贷款属于"合同履行不能"的典型情况。《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八条,借款人可与贷款机构协商变更还款协议,若无法达成一致且持续违约超过3个月,银行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房产。但法律也设置了缓冲机制:通过司法拍卖的房产价款优先偿还债务后,剩余部分仍归购房者所有。
最近收到粉丝私信:"月供1万2,失业3个月快撑不住了!"这不是个例。央行数据,房贷逾期率较疫情前增长47%。除了失业,常见雷区还有:
当你在知乎搜索"房贷还不起不要可以退款吗"时,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但作为法律从业者必须明确告诉你:房贷不是网购商品,不存在"不想要就退货退款"的说法。《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和《合同法》相关规定,借款人未按时还款构成违约,银行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解除合同并主张赔偿。更直白地说,你既不能单方面退房退款,已还的月供也不会退回。
去年有个客户小王,在燕郊买了套300万的房子,首付90万贷款210万。疫情后收入骤减,他天真地以为"房子我不要了,银行你把首付退我就行"。结果呢?房子法拍只卖了180万,倒欠银行30万+诉讼费+罚息,还上了征信黑名单。现在他逢人就说:"早知道是这个结果,砸锅卖铁也要保住月供"。
看到网上有人问"没房产证的房子能不能卖",这个问题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民法典》第209条,房产证是房子所有权的唯一合法凭证。也就是说,没房产证就像人没有身份证,法律上不承认你是房子的主人。
但现实中有个有趣现象:虽然法律明文禁止,但无证房交易却像打地鼠一样到处冒头。深圳的小产权房交易量每年超过2万套,这些房子大多没有正规房产证。这说明法律禁止和市场行为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1. 农村自建房最典型。很多农民在自家宅基地盖房,觉得"我的地盘我做主",根本不去办证。去年浙江某村就有个案例,老张把自建房卖给城里人,结果遇到拆迁,买家拿着合同要分钱,法院却判合同无效。
《民法典》合同编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借名买房协议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因为经济适用房属于政策性保障住房,购买人必须符合户籍、收入、住房面积等严格条件。法院受理这类案件时,会重点审查三点:
1. 实际出资人是否符合购房资格?张三用李四名字买房,若张三本身没有购房指标,即便签了协议也被判无效。
2. 是否存在恶意规避政策行为?查实双方故意绕开限购政策,法院直接驳回起诉。
3. 房产实际权属如何认定?常见判决是房屋归名义购房人所有,实际出资人只能追讨购房款。
《民法典》第108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离婚时房产分割需区分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若房子有未还清的房贷,在法律上需明确两个核心问题:房屋权属划分和房贷债务承担。房子归谁、贷款谁来还,需通过协商或法院判决解决。若房产是婚后购买且登记在双方名下,原则上属于共同财产,房贷也属于共同债务,离婚后双方仍需共同偿还。但需还贷资金来源、产权登记、出资贡献等因素综合判定。
最近收到很多朋友咨询"男女朋友/兄弟姐妹能不能一起买房",非夫妻关系完全能共同买房!《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七条,不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房产证上可以登记多个人的名字,还能按比例标注"按份共有"(张三60%、李四40%)。不过要没领结婚证的情侣一起买房,在法律上会被认定为普通民事合作关系,这点和夫妻共同财产有本质区别。
我表妹去年就和闺蜜在杭州合买了套loft,首付各出一半,现在当起了包租婆。像这种新型购房模式,主要适合这几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