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协议有效吗
《民法典》第143条,一份有效的卖房协议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只要买卖双方自愿签订书面协议,房屋产权清晰且交易不涉及违法行为(抵押房未解押、小产权房交易等),卖房协议就是合法有效的。不过要:仅有协议不能直接过户,必须配合网签备案等法定程序才能完成交易。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共同所有。但想要在婚内买房并让房产成为个人财产,法律上确实存在操作空间!关键要抓住三个法律要点:①用个人财产全款购房 ②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明确归属 ③证明购房资金与夫妻共同财产无关。下面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怎么操作。
第一招:签协议最直接
站在法律专业角度来说,房产证上登记的名字直接关系到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的法定依据。也就是说,房产证上只写你的名字且没有特别约定,从法律层面来说这套房子确实属于你个人所有。
但这里有个重要前提——购房资金全部来源于未婚夫且存在贷款的情况下,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虽然房产证登记在你名下,但若后续产生纠纷,法院会综合考量首付款来源、还贷情况、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等因素。未婚夫能够证明购房资金实际由他承担,被认定为"借名买房",这时候房屋产权需要进行重新认定。
最近有粉丝私信问:"刚签完购房合同,中介就说我算名下有房了,真的假的?"今天咱们从《民法典》扒条文来说透这个事。《民法典》第209条明确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大白话就是:签合同只是买房流程的开始,真正让你在法律上拥有房子的,是那个盖着大红章的房产证!
去年我有个朋友小王,签完购房合同第二天就跑去申请首套房贷款,结果被银行告知:"您名下已有一套住房贷款记录"。原来他买的这套房虽然没过户,但开发商已经做了网签备案,这种"隐形房产"直接让他多掏了20%首付。
站在法律角度来说,只要符合《民法典》第143条规定,房屋买卖合同签了就是板上钉钉的有效!不过要四个硬性条件:买卖双方都得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且精神正常)、签合同是自愿的没人拿刀逼着、合同内容不违法(不能买卖违章建筑)、还得符合公序良俗(不能约定拿房子开赌场)。只要这四个条件齐活,哪怕房子还没过户,合同照样受法律保护。
最近老王就吃了大亏,花300万买的学区房,过户时发现卖家早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了。这种情况合同虽然有效,但房子被法院查封,老王只能哭着要赔偿。所以签合同前一定要拉产调,看看房子有没有被抵押、查封,就像买二手车要先查事故记录。
"认证书"指《商品房认购书》,《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条规定,认购书本质上属于预约合同。只要符合"双方签字盖章""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实"三个条件即具有法律效力。但购房者仍存在退房性:一是开发商存在违约行为(如隐瞒抵押、虚假宣传),二是购房者符合法定解除条件(如不可抗力、协商一致),三是认购书本身存在重大瑕疵(如未公示不利因素)。是否成功退房需结合证据材料和情形判断。
小张去年签了认购书交了10万定金,后来发现楼盘宣传的学区根本不存在。他拿着教育局文件找开发商理论,最终不仅退了房还拿回双倍定金。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开发商违约",法律明文规定可以退房。
当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进入仲裁程序时,要明确的是:仲裁裁决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7条,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约束力。被申请人必须高度重视仲裁程序,因为一旦败诉,对方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应对仲裁的三大法律原则需要牢记:
1. 全面核查合同仲裁条款有效性(是否符合《仲裁法》第16条形式要件)
2. 在收到仲裁通知15日内提出管辖权异议(《仲裁法》第20条)
从法律角度来说,购房合同一旦签订并提交(如完成备案或公证),原则上不能随意撤销。但《民法典》第147-151条,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或胁迫等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简单来说:合法提交的合同≠不能撤销,但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小明去年买了套"学区房",签完合同才发现学位已被占用,这种情况开发商故意隐瞒关键信息,小明可以主张欺诈撤销合同。再老王签合被开发商威胁"不签字定金不退",这属于胁迫情形。
《民法典》第577条和《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1条,开发商逾期交房属于违约行为,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款或赔偿。能否拿回钱主要看两点:一是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条款,二是实际损失是否超过违约金。开发商拖延超过合同约定时间(60-90天),购房者甚至可以要求退房并拿回全部已付款!但要保留购房合同、催告函等关键证据。
最近王女士就遇到糟心事:原本6月交房的小区,开发商以疫情为由拖了整整一年!其实这种套路很常见,开发商常用的4大拖延借口你要知道:1.天气原因 2.政府审批 3.材料短缺 4.不可抗力。但法律明确规定,只有自然灾害、战争等真正不可抗力才能免责,而且必须提供官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