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工资都是80%吗
每当新人入职听到试用期工资打八折时,心里难免犯嘀咕:这到底合不合法?其实《劳动合同法》第20条早有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句话藏着三个重要知识点:第一是本单位同岗位的参照系,第二是约定工资的基准线,第三是最低工资的兜底保护。所以准确来说,试用期工资不全是80%,而是一个有底线的浮动区间。
关于试用期工资的六大真相
1. 最低工资才是硬杠杠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每当新人入职听到试用期工资打八折时,心里难免犯嘀咕:这到底合不合法?其实《劳动合同法》第20条早有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句话藏着三个重要知识点:第一是本单位同岗位的参照系,第二是约定工资的基准线,第三是最低工资的兜底保护。所以准确来说,试用期工资不全是80%,而是一个有底线的浮动区间。
1. 最低工资才是硬杠杠
遇到中介公司拖欠工资,法律早就给你撑腰了!《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公司拖欠工资不仅要补发,还得按应付金额50%-100%加付赔偿金。别被中介吓唬说临时工没保障,就算没签合同,只要你能证明劳动关系(工牌、考勤、工资转账),照样能维权!现在掏出手机做三件事:1.截图所有工作记录 2.保存工资转账证据 3.直接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投诉。
上周刚帮老乡要回2万欠薪,亲身验证这套方法有效!把微信聊天记录全部备份,中介说下周发再等等这些话都是铁证。带着身份证去银行打印工资流水,哪怕只发过1次工资也行。最关键一步:直接杀到中介公司注册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记得要穿破洞牛仔裤装可怜,工作人员见多了这种情况,当场就会给公司发限期整改令。
《劳动合同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旷工当天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当日工资,但超出这个范围就违法。旷工1天只能扣1天工资,若企业规定旷工1天扣3天工资,则属于克扣工资行为。但若员工旷工导致企业直接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依法要求赔偿(需有证据支撑)。
很多人以为企业想扣多少就扣多少,实际上法律早有明确规定:
1. 工资与劳动挂钩原则:你干几天活,拿几天钱。旷工当天没提供劳动,企业不用付工资,这是合法的。但你正常上班了,哪怕迟到早退,企业也不能直接扣全天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拖欠工资的企业法人(即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即便法人代表不是实际控制人,只要企业账户有资金或资产,法院可冻结账户、拍卖设备甚至列入失信名单。若存在恶意欠薪行为,法定代表人还面临15日以下司法拘留,金额较大者甚至涉及刑事责任。
去年深圳某科技公司拖欠30名员工工资,法人代表王某的宝马轿车被法院直接扣押拍卖。现实中企业拖欠工资会面临:
1. 劳动监察部门2万元起步罚款,按人头每天加罚欠薪金额5%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仲裁过程中都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劳动仲裁的核心证据包括:书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社保缴纳证明、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工作证/工服等身份证明、录音录像等电子证据、证人证言等八大类。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时劳动合同缺失就是关键证据,用人单位主张员工违纪则需要提供监控录像或处分文件等有效证据。
最近有个90后程序员小张找我咨询,说他被公司拖欠三个月工资,想仲裁又怕没证据。我给他列了个清单:先把手机里的工资条截图保存,再把钉钉打卡记录全部导出,翻出压在抽屉底的入职offer——这就是最基础的证据三板斧!
《劳动合同法》第47条,员工被辞退时,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满1年但不满1年零6个月的,按1年计算,补偿1个月工资;若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正当理由辞退),则需支付双倍补偿金(即2个月工资)。月工资标准按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包括奖金、补贴等。
很多人以为干满1年拿1个月工资很简单,但坑特别多!:
遇到中介介绍工作后拿不到工资,先记住一个核心原则:劳动关系真实存在就有权要钱!《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只要实际提供了劳动,就算没签合同也能维权。建议立刻收集工牌、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直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中介公司推脱说是介绍费不包含工资,直接搬出《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三条——中介只能收服务费,克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上周我表弟小王就栽在这事上,中介说好介绍去电子厂月薪5000,结果干了半个月一分钱没见着。我让他直接带着微信聊天记录和厂区打卡照片冲到劳动局,三天后中介乖乖转了账。这里教大家几招实用技巧:
打工人最怕突然收到公司通知说明天不用来上班了。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慌,《劳动合同法》第46-48条,公司让员工离职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俗称N),属于违法解除还要支付双倍赔偿金(2N)。来说:合法裁员给N,违法辞退给2N,协商解除给N+1。你的工作年限和月工资直接决定赔偿金额,接下来我们详细扒一扒这些门道。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这个月工资可不是你合同上的基本工资!法律规定要算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奖金、补贴、加班费。小王月薪1万,年终奖3万,干了3年,赔偿金就是(12万+3万)÷12×3=3.75万。特别:月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最高按3倍计算且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