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责任认定、保险理赔、伤残赔偿全流程,涵盖酒驾追责、肇事逃逸等复杂情形,助您高效处理事故纠纷,争取合理医疗费、误工费等经济补偿。
车祸后出院三个月死亡

车祸后出院三个月死亡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家人车祸治疗后出院,三个月突然去世,这种情况还能追究肇事者责任吗?作为处理过300+交通事故案件的律师,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只要证明死亡与车祸存在因果关系,家属完全有权索赔!《民法典》第1179条,侵害他人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关键点在于医学上的因果关系认定,这也是最容易被肇事方抵赖的环节。

一、出院≠完全康复!这些隐蔽伤最要命

去年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张先生被货车撞伤住院2个月,出院时诊断为多发肋骨骨折+脑震荡。在家休养期间突然昏迷,送医确诊为迟发性颅内血肿,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报告证实血肿与车祸头部撞击直接相关,最终法院判决肇事方赔偿128万元。

车辆出现刮蹭,对方逃逸怎么处理

车辆出现刮蹭,对方逃逸怎么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规定,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2000元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若您遭遇刮蹭逃逸事故,请立即采取以下行动:1.保持冷静确保自身安全;2.记录事故时间地点;3.用手机拍摄车辆受损情况、路面痕迹及周边环境;4.拨打122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5.主动寻找目击证人。

遇到肇事逃逸必须做的5件事

那天老王刚提的新车被蹭了,眼睁睁看着对方一脚油门跑了。他气得直跺脚,但马上做了这几件关键事:

网约车全责获赔困难吗

网约车全责获赔困难吗

网约车全责事故的赔偿是否困难,主要取决于责任认定是否清晰、证据是否充分以及责任方的履行能力。《民法典》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平台作为承运人,需对乘客安全负责;若事故由司机全责,平台或司机需承担赔偿责任。理论上,法律已明确责任归属,但因保险纠纷、证据不足、责任推诿等问题导致获赔困难。

网约车全责事故背后的隐形门槛

很多人以为只要交警认定网约车全责,就能顺利拿到赔偿,但现实更复杂。某乘客小王乘坐网约车时被追尾,司机被判定全责。小王本以为能快速获赔,结果发现司机的保险额度不足,平台又推脱责任,耗时半年才拿到赔偿。

我电动车直行被右拐汽车碰撞

我电动车直行被右拐汽车碰撞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二条,转弯车辆应当让直行车辆先行。若电动车在绿灯正常直行时被右拐汽车碰撞,汽车驾驶员承担主要责任。但现实中责任划分还需考虑:1. 电动车是否超速(部分城市限速15-25km/h)2. 是否存在闯红灯行为 3. 双方是否开启转向灯。曾有案例显示,电动车超速行驶被判承担30%次要责任,责任需交警现场勘查后认定。

二、被撞后这7件事比吵架更重要

老张上周刚经历类似事故,他直行时被右转的宝马刮倒。当时他做了这几件事:1. 马上用手机录视频,对着路口红绿灯、车辆位置、自己伤口各拍10秒 2. 打122报警时特别说明对方涉嫌转弯未让直行 3. 要求查看对方驾驶证和保单 4. 即使感觉没事也坚持做全身检查(后来查出轻微脑震荡)5. 把被撞变形的电动车送到品牌店定损 6. 联系单位开误工证明 7. 在交警队查看监控时用手机翻拍关键画面。最终他获赔2.8万元,包含医疗费、误工费和车辆损失。

骑电动车过马路被撞责任怎么判

骑电动车过马路被撞责任怎么判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民法典》相关规定,骑电动车过马路被撞的责任划分主要看双方过错程度交通行为合法性。电动车遵守交通规则(如走斑马线、未闯红灯),而机动车存在超速、未礼让等行为,机动车主责甚至全责;若电动车逆行、抢道或违反信号灯,则承担主要或同等责任。部分电动车因时速、重量超标被认定为机动车,责任判定会更复杂。

正文:电动车过马路被撞,责任到底算谁的?

电动车作为马路上的尴尬群体,既不像汽车有保险兜底,又比行人速度快,一旦被撞,责任纠纷让人头疼。下面从实际场景拆解责任划分逻辑:

机动车撞人责任划分

机动车撞人责任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撞人事故责任认定遵循过错责任+无过错补偿双轨制。若行人存在闯红灯、翻越护栏等违法行为,驾驶人能证明已采取必要措施仍无法避免事故的,可减轻甚至免除责任;但即使驾驶人无过错,仍需承担不超过10%的民事赔偿责任。新修订的《民法典》第1208条进一步明确,当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时,驾驶人不承担责任。这些法律条文构成了责任划分的核心框架。

真实案例告诉你责任怎么分

去年杭州某路口发生一起典型案例:外卖小哥闯红灯被私家车撞伤。交警调取监控发现,车辆时速52km/h(超速12%),最终判定机动车主责(70%)、行人次责(30%)。这个结果让很多网友不解——为什么撞人的反而责任更小?其实这里面有三大关键因素:

被车撞了对方不愿意赔偿怎么办

被车撞了对方不愿意赔偿怎么办

遇到交通事故对方拒不赔偿,千万别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只要责任认定明确,你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偿。即使对方耍赖,只要做好这三件事:①立即报警固定证据 ②保存医疗费、修车费凭证 ③向法院起诉——法律就是你的最强后盾!

一、被撞后必做的5个救命动作

去年我朋友小王被外卖小哥撞骨折,对方撂下一句我没钱赔就想跑。幸亏他做了这几件事,成功拿到8万赔偿:

1. 当场打开手机录像,拍下车牌、伤情和现场环境
2. 打122报警时明确说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

变道追尾责任怎么划分

变道追尾责任怎么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变道车辆应当让正常行驶的车辆优先通行。简单来说就是变道全责原则,但还要看情形:变道车辆未完成变道(车轮未完全进入车道线)导致后车追尾,变道车负全责;若变道已完成但遭后车追尾,则认定后车未保持安全距离。但有证据证明后车存在超速、分心驾驶等过错,责任划分会相应调整。

这些变道追尾情形你一定遇到过

早高峰堵车时,老张开着SUV想挤进隔壁车道,车头刚插进去就被后车怼了屁股。交警调取行车记录仪发现,SUV变道时后轮还没压过虚线,直接判了老张全责。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变道未完成,就像打麻将碰牌还没喊出口就被截胡,法律可不跟你讲情面。

事故认定分为几种

事故认定分为几种

《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典》等法律规定,事故认定按照责任比例主要分为五种: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交通事故认定书必须由交警部门出具,工伤事故则由人社部门认定,不同场景的责任划分标准各有侧重,但核心都是基于证据链的因果关系判定。

事故认定到底怎么切蛋糕?

老王上周开车追尾了,交警判定他全责。他纳闷:明明前车急刹车啊?其实事故认定就像切蛋糕,每个责任方分到多少锅,得看三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