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责任认定、保险理赔、伤残赔偿全流程,涵盖酒驾追责、肇事逃逸等复杂情形,助您高效处理事故纠纷,争取合理医疗费、误工费等经济补偿。
骑摩托车被轿车撞到了应该怎么处理

骑摩托车被轿车撞到了应该怎么处理

当摩托车与轿车发生碰撞,需要明确这是典型的机动车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事故处理必须遵守保护现场→报警备案→人员救治→责任认定→协商赔偿的法定流程。重点提示:无论伤情轻重,必须立即报警并获取《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这是后续索赔的核心依据!

血泪的现场处理6步保命指南

去年我处理过一起案例,外卖小哥被右转轿车撞飞3米远,就因为他当时急着送单没报警,结果对方保险公司拒赔。以下是用教训换来的实战经验:

第一步:打开手机录像功能,绕着事故现场拍360度视频,重点拍刹车痕、散落物、车辆接触点。记得把对方车牌和驾驶证也拍进去。

机动车可以向非机动车索赔吗

机动车可以向非机动车索赔吗

能!但要看情况!《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非机动车驾驶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可以主张赔偿。不过现实中很多人不知道,机动车主被电瓶车撞了还要自认倒霉?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这个冷知识。

为什么机动车能向非机动车索赔?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不是说着玩的。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侧重保护非机动车和行人,但民法典实施后,明确了过错责任原则。就像去年杭州那个案子,外卖小哥逆行撞上正常行驶的宝马,法院判小哥赔了2万多修车费。关键就看事故责任认定书上的白纸黑字!

右拐撞了直行电动车

右拐撞了直行电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条和52条明确规定,右转车辆必须让行直行车辆和行人。只要电动车在绿灯时正常通过路口且无超速、逆行等违法行为,右转汽车几乎100%承担全责!特别是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51条特别强调,转弯车未避让直行车导致事故的,转弯车负主要以上责任。上海某区法院判例显示,右转宝马因未观察到直行电动车,最终被判承担90%赔偿责任。

血淋淋的教训:右转事故处理全流程

上周刚处理完一起案例:王先生开丰田右转时,后视镜盲区突然窜出一辆电动车,撞上后电动车主小腿骨折。这里给大家划重点:

车损到什么程度保险会让你别修了

车损到什么程度保险会让你别修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十五条和《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当车辆维修费用超过事故发生时车辆实际价值的50%-70%(不同保险公司标准不同),保险公司就会启动推定全损程序。简单说就是修车比赔钱还贵时,保险公司会直接给你赔整车钱而不是修车,这时候你拿着钱去买辆新车更划算。

保险公司说车别修了,到底在搞什么鬼?

去年我哥们老王的凯美瑞被撞得前脸稀碎,定损员拿着计算器啪啪一按:哥,这车修要8万,现在二手只能卖12万,咱直接赔你11万吧。老王当场懵圈——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推定全损!保险公司精得很,修车费+残值处理费要是超过车价,他们宁愿赔钱也不当冤大头。

两人骑电动车摔跤算谁责任

两人骑电动车摔跤算谁责任

当两辆电动车发生碰撞摔倒时,法律责任的认定主要看三个关键点:是否存在交通违法行为、谁的行为直接导致事故、双方过错程度的比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事故责任一般按过错责任原则划分。举个常见场景:小王边骑车边看手机撞上突然变道的小李,这种情况下小王要承担主要责任,小李变道未观察也要承担次要责任。

电动车事故责任判定的真实案例

上周在杭州某小区门口,两个外卖小哥并排骑车聊天,结果前车突然刹车导致连环追尾。交警调取监控发现,后车不仅没保持安全距离,还违规加装遮阳伞遮挡视线,最终判定后车承担70%责任。这种案例告诉我们:改装车辆、分心驾驶都是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

非机动车左拐弯的正确方法

非机动车左拐弯的正确方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条,非机动车左转弯必须遵守二次过街原则。简单说就是像玩跳棋一样分两步走:先直行到对面路口,再等绿灯直行完成转向。这种看似麻烦的操作,实际上能避开与机动车贴身肉搏,避免75%以上的剐蹭事故。交警朋友偷偷告诉我,去年他们辖区处理的非机动车事故中,80%都是因为抄近路左转引发的。

马路求生指南:不同路况的实战操作

早上八点的十字路口比菜市场还热闹,这时候左转可得拿出绣花功夫。看见那个画着自行车图案的绿色箭头灯了吗?那是你的专属通行证!但要是遇到三线城市常见的万能圆饼灯,记住三步口诀:一停二看三等灯。先像螃蟹一样横移到对面等待区,别急着当出头鸟,等垂直方向的绿灯亮了再动身。

事故责任无法确定,责任如何划分

事故责任无法确定,责任如何划分

《民法典》第1172条和1186条规定,当事故责任无法查清时,法院可依据公平责任原则要求当事人分担损失。杭州快递车与电动车相撞案,因监控缺失最终由双方各承担50%责任。这种划分既不是惩罚也不是补偿,而是基于社会公平的特殊救济机制。

真实案例告诉你责任划分的门道

外卖小哥张某深夜送餐时被逆行的私家车撞伤,现场没有目击者。交警调取周边3个摄像头都因故障无法取证,最终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判机动车方承担60%责任。这个案例说明:即使证据不足,法律也会弱势保护原则进行倾向性判断。

事故责任认定书对方不来,就开不出

事故责任认定书对方不来,就开不出

最近有粉丝在后台急得跳脚:交警说对方不来就开不了责任认定书,这合法吗?作为处理过300+交通事故案件的律师,今天必须给大家说个明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交警完全有权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在10个工作日内单方出具认定书!那些必须双方到场的说法,根本就是不懂法的误传!

事故处理全流程破解指南

上周刚处理完的真实案例:外卖小哥被私家车撞了,对方死活不露面。我们指导当事人做了三件事:①当场用手机拍下刹车痕、散落物等20多处现场细节 ②找到便利店老板要了监控录像 ③在交警队做完笔录后,每隔3天就打122催办。结果第9天就拿到了认定书,对方全责!记住这三个关键动作,就算对方玩失踪也不用慌。

机动车正常行驶侧面撞电动车

机动车正常行驶侧面撞电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与电动车发生事故时,即便机动车方无过错,也需要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北京朝阳法院就曾判决一起典型案例:出租车正常直行时,右侧电动车突然斜插变道发生碰撞,最终法院判定电动车承担90%责任,出租车仍需承担10%人道主义赔偿。这个无过错责任原则,正是法律对弱势交通参与者的特殊保护。

事故现场如何避免吃哑巴亏?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张先生开车右转时被逆行电动车撞上,行车记录仪恰好没开。交警到场后,电动车驾驶员反咬机动车抢道,因证据不足,张先生被迫承担30%责任。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事故发生后要立即打开手机录像,重点拍摄:1.车辆相对位置 2.路面标线 3.电动车是否悬挂号牌 4.当事人受伤情况。千万别急着挪车,等交警完成现场勘查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