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骑电动车摔跤算谁责任

当两辆电动车发生碰撞摔倒时,法律责任的认定主要看三个关键点:是否存在交通违法行为、谁的行为直接导致事故、双方过错程度的比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事故责任一般按过错责任原则划分。举个常见场景:小王边骑车边看手机撞上突然变道的小李,这种情况下小王要承担主要责任,小李变道未观察也要承担次要责任。

两人骑电动车摔跤算谁责任

电动车事故责任判定的真实案例

上周在杭州某小区门口,两个外卖小哥并排骑车聊天,结果前车突然刹车导致连环追尾。交警调取监控发现,后车不仅没保持安全距离,还违规加装遮阳伞遮挡视线,最终判定后车承担70%责任。这种案例告诉我们:改装车辆、分心驾驶都是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

去年深圳发生过更典型的案例:下雨天两辆电动车在路口相撞,一方闯红灯一方超速。交警通过行车记录仪发现,虽然闯红灯是严重违规,但超速车辆按规定速度行驶本可以避免碰撞。最终判双方各承担50%责任,医药费都得自己掏一半。

事故现场必做的4件事

1. 先打开手机录像功能,把现场车辆位置、刹车痕迹、周边环境都拍清楚。记得要拍到对方车牌和损伤部位,最好边拍边解说时间地点。

2. 立即拨打122报警,就算对方说私了也要走正规程序。有个朋友吃过亏,私下收了500元,结果第二天对方反告他逃逸。

3. 找目击证人要联系方式。便利店老板、路边摊主这些固定场所的人证最管用,他们的证词比流动路人更有说服力。

4. 受伤别硬撑,哪怕只是擦伤也要去医院检查。有个大姐当时觉得没事,三天后发现肋骨骨裂,因为没有及时验伤差点拿不到赔偿。

常见问题解答

Q1:两人都没违章,纯粹是意外怎么算?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路面突然出现障碍物导致避让不及。法律上会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双方平摊损失。但要必须确实证明双方都没有过错,最好有监控视频作证。

Q2:对方摔车时把我带倒了,没直接碰撞算事故吗?

算!去年新出的司法解释明确,这种无接触事故只要存在因果关系就要担责。前车急刹导致后车摔倒,前车司机照样要承担部分责任。

Q3:私下签了赔偿协议能反悔吗?

分两种情况:协议是在公平自愿基础上签的,一般不能反悔;但要是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后来发现骨折需要手术,可以要求重新协商或起诉。建议私了时写明后续治疗费用另计。

Q4: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认可怎么办?

收到认定书3天内可以申请复核,重点准备新证据:找到新的目击证人、调取私人监控、提供手机定位记录等。有个案例就是靠美团骑手的接单时间戳,成功推翻了原来的责任认定。

Q5:未成年人骑车出事故谁负责?

监护人要承担赔偿责任!去年有个14岁少年骑电动车撞伤路人,父母被判赔8万多。车子是借来的,出借人也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千万别把车借给未成年人。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