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肇事逃逸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含三个核心要素:第一,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第二,明知发生事故却故意逃离现场;第三,未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报警、救助伤者)。哪怕只是剐蹭后离开,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就构成逃逸。

二、肇事逃逸的那些迷惑行为

老张去年开车蹭了路边三轮车,看四下无人就溜了,结果被监控拍到罚了2000块还被扣12分。这种以为没人看见就没事的心态,正是很多人中招的原因。实际上现在满大街都是摄像头,连小区门口的老王都能用手机拍高清视频。

更离谱的是有人撞了护栏,觉得反正没伤人就没事。去年有个案例,司机凌晨撞坏隔离带,第二天市政就拿着监控录像找上门。法律规定,造成公共财产损失后逃逸同样构成违法,不仅要赔钱还要面临拘留。

还有种常见情况是私了失败变逃逸。小李追尾前车后,双方口头约定赔500元,结果对方第二天报警说找不到人。这种情况拿不出书面协议,就被认定为逃逸。交警提醒:私了一定要签书面协议并互留联系方式。

什么是肇事逃逸的标准

三、5个血泪教训告诉你后果多严重

1. 保险变废纸:只要被认定逃逸,商业险直接拒赔。去年郑州的案例,司机逃逸后面对30万赔偿只能卖房。

2. 驾照说没就没:扣12分是最轻的,情节严重的直接吊销驾照且终身禁驾。上海有个外卖小哥再也无法跑单。

3. 要吃牢饭:造成重伤或死亡逃逸的,刑期直接3年起。今年杭州判决的案例,肇事者被判4年有期徒刑。

4. 社死现场:现在交警会定期曝光逃逸案件,去年某企业高管被公司开除还上了本地新闻。

5. 民事赔偿翻倍:精神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都会加重。有个案例原本赔20万,因逃逸最终判赔55万。

四、灵魂拷问:这些情况算不算逃逸?

问题1:送伤者去医院算逃逸吗?

正确答案:先报警再送医就不算!关键是要完成两个动作:①拨打122备案 ②保留送医证据(如医院挂号单)。去年济南有司机没报警直接送医,结果被认定逃逸,后来靠医院监控才撤销处罚。

问题2:轻微剐蹭后留纸条算逃逸吗?

正确答案:留纸条属于补救措施,但必须报警!南京真实案例:车主留了电话但没报警,被刮车主2小时后才联系,期间报警仍被认定逃逸。正确做法是留纸条后立即打122说明情况。

问题3:对方同意私了后反悔怎么办?

正确答案:必须签纸质协议!要用白纸黑字写明双方自愿私了,不再追究责任,最好拍下双方身份证和驾驶证。北京朝阳法院去年判的案子,就因只有口头协议判司机担责。

五、老司机保命指南

遇到事故先做三件事:打开双闪→摆三角牌→手机拍全景视频。拨打122时要说清楚五个要素:时间、地点、车型、伤亡情况、是否阻碍交通。提醒新手司机:车险卡最好和驾驶证放一起,方便快速查找保险公司电话。

实在拿不准就问交警:我现在要送伤者去医院,需要怎么操作?记住这个万能话术,既能救人又能保护自己。有车主靠这句话成功避免了逃逸认定,全程录音还能作为证据。

常见问题

问题1:挪车到路边算逃逸吗?

答案:只要没离开现场就不算!但挪车前必须拍照取证,最好用粉笔标划车辆位置,全程录像并立即报警备案。

问题2:下雨天没看清撞了怎么办?

答案:不知道发生事故不算逃逸,但要有证据证明。行车记录仪显示当时视线极差,且返回现场后发现划痕立即报警。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