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肇事逃逸的认定必须满足四个核心条件:第一,发生了交通事故;第二,当事人明知事故发生;第三,主观上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第四,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最关键的是明知的认定,司法实践中会结合行车记录仪、现场痕迹、证人证言等证据综合判断。
一、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有多严重?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老王开车蹭了路边电动车,看周围没人直接开走。结果被监控拍到,不仅赔了3万医药费,还被判了1年有期徒刑。这可比正常交通事故处理严重多了!法律规定,逃逸者面临:
1. 驾驶证直接吊销且终身不得重考
2. 3-7年有期徒刑(若致人死亡则7年以上)
3. 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可拒赔
4. 列入征信黑名单影响贷款就业
二、认定肇事逃逸的三大难点
现实中常有司机喊冤说我真不知道撞人了,这种情况怎么判断?去年上海法院就判过一个典型案例:李女士倒车时轻微震动,以为撞到石墩没下车检查,实际撞倒了老人。最终法院行车记录仪显示明显震动、老人倒地方位等证据,认定其应当知道事故发生。
交警办案时主要看三个关键点:
- 车辆损伤部位是否对应事故现场
- 行车轨迹是否存在异常变动
- 当事人事后行为是否反常(连夜修车)
三、遇到事故的正确处理姿势
记住这个保命口诀:
车靠边、人撤离、设警示、速报警、等处理
特别提醒:哪怕是对方全责,你也不能擅自离开!去年就发生过电动车逆行撞汽车,汽车司机离开后被判逃逸的案例。正确的做法是立即用手机多角度拍照,保留行车记录仪视频,拨打122备案。
四、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轻微剐蹭后离开算逃逸吗?
只要符合明知+故意逃离就构成!新规明确,哪怕是掉块漆的事故,未按规定撤离(即未拍照报警私了)就离开现场,都被认定逃逸。曾有司机在停车场蹭车后留纸条,法院认定不构成逃逸,关键是要有主动处理行为。
问题2:送伤者就医后逃跑算逃逸吗?
算!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及时报警备案,二是留在医院配合调查。去年有司机把伤者送到医院后悄悄离开,虽然垫付了押金,仍被认定逃逸。正确做法是到达医院后立即联系交警说明情况。
问题3:对方全责还逃逸怎么办?
立即做三件事:
1. 用手机拍摄对方车牌、驾驶员特征
2. 拨打122说明被逃逸情况
3. 到交警队申请调取监控
杭州就有案例,被撞车主凭行车记录仪视频,不但让对方全赔,还使其被判拘役4个月。记住:你的取证越详细,对方处罚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