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刑法》第133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酒驾肇事逃逸属于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竞合行为,最高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还升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死刑。这类案件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还要面临刑事处罚,甚至牢底坐穿。

一、酒驾逃逸的后果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很多人觉得逃了再说,但实际上一旦逃逸,性质就完全变了。张三酒驾撞了路灯后逃跑,原本只是扣分罚款,但逃逸后直接构成犯罪。更惨的是李四,撞伤人后怕担责逃跑,结果伤者因延误救治死亡,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了12年。

交警处理这类案件时,会调监控锁定车辆,再通过DNA、指纹等技术手段找人。现在满大街都是摄像头,再加上大数据追踪,想跑?根本没门!就算逃到外地,也会被列入全国通缉名单,连住酒店、坐高铁都成问题。

二、自首和赔偿能救命?关键看这两步

有个真实案例:王五酒驾撞车后,马上打120救人并报警,法院判了缓刑。而赵六同样酒驾撞人,逃逸3天后自首,结果还是被判了5年。这说明主动投案+积极赔偿才是减刑的关键。

但!保险公司对逃逸案件是拒赔的。孙七撞车后逃跑,修车费30万全得自掏腰包。要是撞伤人,赔偿金高达百万,搞不好房子车子都得卖掉。

三、酒驾逃逸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酒驾逃逸一定会坐牢吗?

答案是肯定的!就算只是剐蹭后逃跑,只要血液酒精浓度超80mg/100ml,至少判6个月拘役。造成财产损失,刑期直接升到3年起。

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问题2:逃逸后多久自首有效?

法律上没间限制,但越早越好!事故后立即返回现场,被认定为未逃逸。隔了好几天,就算自首也只能减轻处罚20%,不能免罪。

问题3:乘客帮忙顶包怎么算?

去年有个案子:司机酒驾撞人,老婆主动顶罪,结果两人双双被判刑。司机涉嫌妨害作证罪加刑1年,老婆也因包庇罪判了8个月。记住:包庇酒驾逃逸属于共同犯罪!

问题4:喝了酒但没开车,需要负责吗?

分两种情况:是车主明知朋友酒驾还借车,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是饭店老板拼命劝酒导致客人酒驾,也被判10%-20%的赔偿比例。就有烧烤店老板赔了17万的案例。

问题5:电动车酒驾逃逸算不算犯罪?

今年新规明确:电动车属于机动车范畴!杭州就发生过外卖小哥骑电动车酒驾撞人,被判交通肇事罪。只要是酒驾+逃逸,不管开什么车都要负刑责。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