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电动车事故按机动车处理

超标电动车事故按机动车处理

5月发生在杭州的一起超标电动车撞人案,法院首次明确将车辆鉴定为机动车处理,这个判决把很多人看懵了。其实《道路交通安全法》早就规定:最高时速超过25km/h、整车质量超55kg、电机功率超400W的电动车,在发生事故时会被认定为机动车。

更关键的是《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这个国标文件,它就像一把照妖镜。只要你的电动车带脚蹬子还能蹬着走,那还是非机动车。但要是拆了脚蹬子还改装了电机,妥妥的机动车属性。去年北京就有个案例,当事人网购的电动车实际参数超标3倍,出事后直接被定责为无证驾驶机动车。

骑超标电动车出事有多可怕?这些后果你根本想不到

老张去年花3500买的电动摩托车,店家拍胸脯说不用上牌。结果追尾汽车后,交警一检测:车速能飙到60码!老张不仅要赔对方修车钱,自己还因为无证驾驶被拘留5天。最惨的是,他买的电动车保险压根不赔机动车事故。

现在路上跑的所谓电动车,十个里有六个超标。这些车刹车系统根本hold不住高速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直接变马路杀手。更坑的是很多商家玩文字游戏,把机动车包装成新国标电动车卖,消费者根本防不胜防。

最要命的是责任划分。要是撞了行人,本来非机动车最多赔医药费,一旦被认定机动车性质,还要承担伤残赔偿、误工费等等。去年上海就有个案例,超标电动车主被判赔28万,直接倾家荡产。

遇到事故别慌!这些保命操作要记牢

千万别逃逸!现在满大街都是摄像头,跑了反而罪加一等。正确的姿势是:立即报警+保护现场+救助伤者。哪怕你的车超标,这些操作都能减轻后续责任。

第二时间要做车辆鉴定。别傻乎乎地承认自己骑的是电动车,要求交警部门出具《车辆属性鉴定书》。有哥们儿就靠这个翻盘了,原本要按机动车处理的案子,鉴定发现车辆参数符合新国标。

保险这事儿特别重要。现在有保险公司推出电动自行车综合险,一年百来块钱能保第三者责任。但看清楚条款,很多产品明确写明不承保超标电动车。建议买车时直接要合格证,扫码查真伪最靠谱。

关于超标电动车处理的灵魂拷问

1. 怎么判断自己的电动车是否超标?

三步自查法:先看有没有脚蹬子,再查说明书上的电机功率(不超过400W),用导航软件测实际车速(别超过25km/h)。最准的还是去车管所做专业检测,费用大概200-300元。

2. 已经被认定超标车事故怎么办?

立即请专业律师!这类案件的关键在于车辆属性认定。去年苏州有个案例,律师找到《车辆一致性证书》证明商家销售违规,责任转嫁给车行。要收集购车发票、产品说明书等证据,证明自己不存在主观故意。

3. 骑超标电动车需要驾照吗?

必须的!被认定为机动车的电动车,驾驶者需要E照或F照。无证驾驶可处200-2000元罚款,还能拘留15天。更坑的是,这种情况就算有汽车驾照也算准驾不符,直接扣12分!

4. 商家卖超标车要不要负责?

可以追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隐瞒车辆真实属性,最高可要求3倍赔偿。广州去年判过典型案例,车行赔偿消费者事故损失后,还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50万。记得保留宣传单页、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