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人撞死赔偿标准

《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60岁老人遭遇交通事故死亡的赔偿标准主要包含五个部分: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最核心的是死亡赔偿金,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20年,但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以北京标准为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023元,60岁老人死亡赔偿金为84023×20=1,680,460元,实际计算时需事故责任比例划分。

一、老人被撞身亡的赔偿清单

去年杭州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例:62岁退休教师被快递车撞倒身亡。家属最终拿到了158万赔偿,这笔钱是怎么算出来的?

是急救费用3.8万实报实销,丧葬费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计算,杭州约为5.4万。死亡赔偿金按浙江城镇标准84,880元×18年=1,527,840元,加上10万精神抚慰金,合计166万。因老人有10%闯红灯责任,对方承担90%赔偿,实际获赔149.4万。

特别要农村户口的情况。老人在城镇连续居住满1年且有收入,可以按城镇标准赔偿。浙江农村标准才4,0698元/年,城镇标准是农村的两倍多。

二、调解还是打官司?家属必知的3个诀窍

去年我处理过一起案件,家属在交警队签了调解协议后后悔。这里提醒大家:签字前务必确认三项内容:1.赔偿项目是否完整 2.计算标准是否正确 3.支付方式是否可靠。

60岁老人撞死赔偿标准

有个关键时间点很多人不知道——尸检报告出来后15天内可以申请重新鉴定。曾有位家属因错过这个时限,导致赔偿金少拿40多万。

建议优先考虑诉讼保全。通过法院冻结对方财产,比私下调解更有保障。特别是遇到保险额度不足的情况,去年苏州就有个案例,货车只有50万三者险,但赔偿总额要120万,多亏提前做了财产保全。

三、特殊情况的赔偿处理

遇到老人本身有病的情况怎么办?江苏高院有个判例:被撞老人本身有晚期癌症,法院判决支持全额赔偿。依据是交通事故直接导致死亡结果,不因原有疾病减轻责任。

是子女处理赔偿,要继承关系。需要所有第一顺位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共同签署文件。曾发生过儿子单独签协议,结果其他兄妹起诉要求撤销的案例。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被扶养人生活费。老人还在赡养更年长的父母,90岁老母亲,这笔费用可以按当地消费支出计算5年(75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

常见问题解答

1. 老人自己闯红灯被撞,还能获得赔偿吗?

可以,但会按责任比例扣减。认定老人承担30%责任,赔偿总额就要打七折。但交强险的18万死亡伤残限额内是不分责任的,这部分可以全额获得。

2. 农村户口老人进城带孙子,能按城镇标准赔吗?

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在城镇连续居住满1年,主要收入来源来自城镇。需要提供居住证明、子女的居住证、社区证明等。武汉中院就支持过这样的案例,帮家属多争取了67万赔偿。

3. 肇事方坐牢了还要赔钱吗?

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是两码事。坐牢不代表不用赔钱,家属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且现在法院都要求先处理民事赔偿,取得谅解书才能减刑,这对家属争取赔偿反而更有利。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