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例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例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是建筑行业最常见的法律问题之一,《民法典》和《建筑法》相关规定,这类纠纷主要涉及合同效力认定、工程质量争议、工程款结算、工期延误赔偿等核心问题。法律法官会重点审查合同条款约定、施工过程证据链以及行业技术规范,任何一方未按约定履行义务都构成违约。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涉及专业鉴定,司法实践中对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要求极高。

真实案例告诉你:工程纠纷中的那些坑

老王去年承包了一个厂房建设项目,合同白纸黑字写着包工包料,结果施工到一半,甲方突然要求更换更贵的建材型号,双方为此闹上法庭。法院最终判决甲方违约,为啥?因为合同明确约定材料标准,单方变更必须协商一致。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合同细节决定成败,一字之差就是几十万的损失。

某开发商和施工方签的合同里有个致命漏洞——没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结果工程验收后开发商拖欠800万工程款,施工方只能干着急。法院虽然判令支付本金,但利息损失只能按LPR计算,施工方少赚了上百万。血泪教训:合同必须明确违约条款,别让老赖钻空子!

工程人必看的5大经典问题

问题1:工程量清单漏项怎么办?

案例:某学校新建教学楼工程,投标时清单漏了地下室防水项目,施工方主张增加费用,甲方咬死总价包干不认账。

解答:这种情况要看合同类型。是固定总价合同且漏项属于图纸范围内,原则上由施工方承担;是清单计价合同或漏项属于图纸外新增内容,可主张变更签证。建议施工方投标时务必做好图纸会审,发现漏项及时提出书面异议。

问题2:施工图纸频繁变更导致亏损能索赔吗?

案例:某市政道路工程3个月内变更设计12次,导致施工方成本激增200万。

解答:《建设工程司法解释》,发包人频繁变更设计造成承包人损失的,应当赔偿人工、材料、机械等直接损失及合理管理费。关键要保存好所有变更通知单、施工日志、采购凭证等证据链,最好每次变更都做签证确认。

问题3:工程质量有问题,甲方能拒付尾款吗?

案例:酒店装修验收后发现墙面开裂,甲方扣留200万质保金拒不退还。

解答:质量问题要分情况看待。是主体结构安全问题,甲方有权要求修复并主张违约金;是轻微瑕疵,不能成为拒付全部尾款的理由。建议施工方在收到整改通知后立即采取修复措施,留存修复证据,避免被恶意扣款。

问题4: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该找分包方还是总包方?

案例:某劳务分包公司挪用农民工工资,上百工人围堵总包单位讨薪。

解答:《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总包单位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即便工程款已支付给分包方,只要出现欠薪,农民工可以直接向总包方追讨。总包方清偿后有权向分包方追偿。提醒总包单位务必做好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

问题5:EPC项目超概算谁担责?

案例:某光伏EPC项目实际造价超批复概算30%,审计部门要求追责。

解答: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除政府调价、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外,超概算风险主要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但若业主在过程中提出超出原合同范围的变更要求,可以主张调整合同价款。建议在合同中明确概算调整机制,建立规范的变更审批流程。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