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合同纠纷胜诉】律师代理追回软件开发款+违约金800万

案件背景

  • 合同类型:《AI算法开发合同》

  • 签约时间:2024年9月

  • 合同标的:1200万元(分四期支付)

  • 争议焦点:技术验收标准争议

某科技公司(委托方)委托乙方开发智能检测算法,支付首付款300万元后,以"未达到合同约定的识别准确率"为由单方终止合同,并拒绝支付已到期第二期款项。

【技术合同纠纷胜诉】律师代理追回软件开发款+违约金800万

五大核心难点

  1. 合同约定的"识别准确率≥98%"未明确测试数据集

  2. 对方提交单方测试报告显示准确率仅92.3%

  3. 开发方内部交接导致关键文档缺失

  4. 合同约定管辖法院为被告所在地深圳

  5. 涉密技术无法进行公开司法鉴定

律师代理全流程

第一阶段:证据重构(15天)

  • 提取GitLab代码提交记录287次

  • 恢复Slack沟通记录1632条

  • 调取第三方测试平台基准数据

第二阶段:技术攻坚(21天)

  • 聘请专家出具技术分析报告

  • 申请证据保全对方服务器数据

  • 构建蒙特卡洛模拟证明算法可靠性

第三阶段:诉讼对决

  • 提出管辖权异议成功移送上海法院

  • 当庭演示算法在标准数据集下的98.7%准确率

  • 援引《技术合同司法解释》第6、14条

案件成果

诉讼请求 法院支持
支付第二期款项 300万元
合同解除违约金 450万元
维权合理开支 50万元
合计到位金额:800万元

技术合同纠纷FAQ

技术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第850条,以下情形导致技术合同无效:
1) 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
2) 侵害他人知识产权
3) 格式条款显失公平

电子证据如何有效保全?

建议采取三步保全法:
• 使用可信时间戳认证
区块链存证关键代码版本
• 公证处现场操作录像

涉外技术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应对策略:
1) 审查合同准据法条款
2) 申请行为保全防止技术泄露
3) 利用《海牙公约》域外取证

技术合同违约金上限如何认定?

根据最高院司法观点:
• 原则上不超过实际损失30%
• 技术开发合同可适当提高至50%
• 需举证证明预期利益损失

专业律师团队服务

处理复杂合同纠纷必备要件:
• 精通《电子签名法》的取证能力
• 熟悉行业技术标准的法律解读
• 掌握损失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