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可以撤销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1条和《人民调解法》第33条规定,调解书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被撤销。法律明确规定了五种核心情形:存在欺诈胁迫行为、调解协议内容违法、调解程序严重违规、当事人重大误解达成协议、协议内容显失公平。这些情形必须通过法院诉讼程序申请撤销,且需要提供充分证据支持。

这五种情形你正在经历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当事人小张被忽悠签了调解书,后来发现对方隐瞒了关键证据。这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欺诈行为。调解时对方满脸堆笑说这就是全部情况,结果事后冒出个关键证人,你说气不气人?这种情况完全符合撤销条件。

调解书可以撤销的情形

更常见的是显失公平的情况。老王被车撞了,调解时伤还没好全,保险公司催着签了低价赔偿协议。等真正做伤残鉴定才发现是九级伤残,这时候完全可以主张撤销调解书。记住,协议显失公平不仅看金额,还要看签订时的情况。

最容易踩坑的三种撤销情形

第一种是重大误解,这个最容易产生争议。去年有个离婚调解案例,女方以为分到的是学区房,结果房产证下来才发现对应学校变了。法院最终认定属于重大误解支持撤销,关键要看误解内容是否直接影响协议签订。

第二种是程序违规。某公司调解时只有法务出席,后来发现公司章程规定重大事项必须股东会决议。这种越权签订的调解书,一告一个准。程序合规性被普通人忽视,却是律师最看重的撤销依据。

第三种是协议违法。曾有个民间借贷调解书约定月息5%,明显超过法律保护范围。这种带毒条款的调解书,法院可以直接撤销整份协议。签协议时千万别被高额利息迷惑,违法条款会让整个调解书失效。

常见问题解答

调解书已经签字还能反悔吗?

可以!但必须在知道撤销事由后6个月内向法院起诉。有个关键点要:单纯反悔不算数,必须符合法定撤销情形。就像网购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但调解书撤销必须给出法定理由。

调解书和判决书哪个更容易撤销?

调解书撤销难度更大。因为调解书本质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法院审查会更严格。数据显示,调解书撤销成功率约32%,而二审改判率约18%。想撤销调解书,证据准备要比普通诉讼更充分。

微信聊天记录能作为撤销证据吗?

完全可以!去年新规明确电子证据的合法性。对方在微信里威胁不签协议就曝光隐私,这样的聊天记录加上公证,就是妥妥的胁迫证据。但要保留原始载体,千万别手滑删聊天记录。

调解书被撤销后会怎样?

相当于协议自始无效。去年有个房屋买卖调解案例被撤销后,卖方不仅要退钱,还要赔偿买方3年租房损失。被撤销方面临比原协议更严重的法律后果,所以撤销调解书是双刃剑,建议先找专业律师评估风险。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