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公婆出钱了自动入住怎么办
遇到公婆出资买房后要求同住的情况,很多小夫妻都慌了神。从法律层面看,《民法典》第209条明确规定:房屋所有权以产权登记为准。也就是说,即便公婆出了钱,只要房产证上没加名字,他们并不自动获得居住权。但现实远比法条复杂——婚姻法司法解释,父母出资被认定为赠与或借款,这直接关系到房屋权属认定。若公婆能证明出资属于借款,小夫妻要面临共同还债的压力;若被认定为赠与,则涉及婚内财产分割问题。
你以为给钱就能住?这些坑千万别踩
表妹小美去年就栽在这事上。公婆出了30万首付,装修完直接带着行李上门,理由特别直白:"我们的棺材本都掏了,住儿子家天经地义"。结果小夫妻的新婚生活变成五人合租,连卫生间都要排队用。更糟的是,公公天天插手装修布置,婆婆动不动就说"这房子可有我们一份"。
这种情况最怕打糊涂账。建议收到长辈资助时,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清楚:是借款还是赠与?要不要算利息?有没有附加条件?别觉得伤感情,等撕破脸时,当初的不好意思会变成扎向自己的刀。
防纠纷必学的三招秘籍
第一招:签协议要趁早。趁着全家和和气气的时候,把出资性质、还款方式、居住约定写进书面协议。可以找律师起草,费用不过几百块,比日后打官司划算得多。
第二招:产权登记有讲究。接受资助又不想被干涉,建议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个人名下,并保留完整的出资凭证。这样即便离婚,对方父母也很难主张房屋份额。
第三招:用租金代替借款。实在拉不下脸签协议,可以把出资折算成租金。公婆出30万,按市场价算够租5年,白纸黑字写明居住期限,到期再续约。
常见问题破解指南
1. 公婆出钱装修能要求居住吗?
装修款和购房款性质不同。除非事先约定装修费折算成房款比例,否则装修属于房屋添附行为,不能直接获得居住权。但法官考虑出资贡献酌情处理。
2. 父母出资被认定为借款怎么办?
关键看三点:有没有借条、转账备注、事后追认记录。被认定借款,这笔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建议收到大额转账时,立即微信确认"这笔钱我们计划X年内还清",留下书面证据。
3. 公婆强行搬入能报警吗?
房产证没有对方名字,理论上可以报警处理。但考虑到家庭关系,建议先找居委会调解,收集噪音扰民、私闯房间等证据。真要走到诉讼阶段,这些都能成为主张排除妨碍的有力证据。
4. 离婚时公婆出资怎么算?
是婚前出资且登记在子女个人名下,大概率算个人财产。婚后出资则要看资金流向,是转到子女个人账户并有单独协议,仍认定为个人财产。最保险的做法是让父母直接转账给开发商,并备注"赠与自己子女单独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