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力偿还债务怎么办

当面临实在还不起了的困境时,《民法典》第579条和《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债务人并非只能坐以待毙。法律明确赋予债务人三大权利:债务协商权、债务重组权和破产保护权。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和债权人重新谈条件、申请分期还款,甚至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债务清算。但要这些权利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行使,恶意逃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无能力偿还债务怎么办

救命锦囊:5招化解债务危机

第一招装孙子式协商:主动联系债权人时,建议采用三明治沟通法——先诚恳道歉,再说明困难,提出方案。:王总,实在对不起拖了这么久(道歉),这半年我父亲重病花了20多万(困难),您看每月还5000行吗?(方案)

第二招债务瘦身计划:把债务按轻重缓急分类处理。记住这个公式:刑事债务(如税款)>民事债务>民间借贷。有个真实案例:杭州李先生把80万债务分成24期,用先本后息的方式,3年成功上岸。

第三招开源节流骚操作:除了送外卖、摆地摊这些常规操作,可以试试负债人互助联盟。深圳就有个群体互相介绍兼职资源,有人靠帮人遛狗每月多赚3000。节流方面推荐断舍离三部曲:卖闲置、换小房、戒消费贷。

千万别踩的3个大坑

坑1:以贷养贷死循环:有个数学公式很说明问题:月息2%,借款10万,18个月后利息就超过本金。这就是为什么90%的以贷养贷者崩盘。

坑2:跑路失联最愚蠢:去年有个案例,张某欠款30万玩消失,结果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后,连女儿上学都受影响。正确做法是保持通讯畅通,每月至少主动联系一次债权人。

坑3:病急乱投医被骗:市面上很多债务优化机构其实是割韭菜。记住正规法律咨询的特征:有律师事务所资质、先分析后收费、方案包含法律文书。

常见问题答疑

Q1:被起诉后真的会坐牢吗?

除非涉及信用卡诈骗等刑事犯罪,单纯的民间借贷纠纷不会坐牢。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面临15日以下司法拘留。有个典型案例:杭州王某欠款200万,每月坚持还5000,虽被起诉但未被强制执行。

Q2:名下唯一住房会被拍卖吗?

最高院规定,唯一住房符合人均面积不超当地标准且居住超5年可免于执行。但有个漏洞要:房屋市场价明显高于债务额度,法院要求置换低价房产后执行差价。

Q3:可以转让债务给家人吗?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债权人同意+受让人有偿还能力。常见操作是签订三方债务转让协议并进行公证。但要是夫妻共同债务,即便离婚也需要共同承担。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