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工伤认定必须满足三个核心要素: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快递员在送货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外卖小哥爬楼摔伤,这类情况都属于典型工伤。而第十五条特别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赔偿计算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工亡赔偿金=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标准约为474万元),一级伤残可获27个月本人工资。要的是,故意犯罪、醉酒吸毒、自残自杀等情况将被排除在工伤认定之外。

工伤认定的完整流程详解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建筑工人老王在工地被坠物砸伤,包工头拒绝申报工伤。我们指导他收集了工友证言、打卡记录、医院诊断书,最终成功认定为工伤。整个过程经历了四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黄金24小时内到工伤保险定点医院就诊,记得跟医生说清楚是工作受伤。第二步:让单位在30天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单位不配合(这种情况很常见),劳动者本人或家属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第三步:准备劳动合同、医疗证明、事故报告、目击证人证词等材料。第四步:社保局会在60天内给出认定结论,对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工伤赔偿的隐藏福利清单

除了大家熟知的医疗费报销,工伤赔偿还有这些容易忽略的权益:住院期间每天有30-50元的伙食补助;需要跨地区治疗的交通食宿费可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照发(最长24个月);伤残五级以上的还能按月领取津贴。特别提醒:解除劳动合别忘了还有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这两项加起来有十几万!

90%的人都踩过的工伤认定误区

误区一:下班顺路买菜受伤不算工伤——错!最高法司法解释,下班途中绕道从事日常生活所需活动,只要路线合理,发生交通事故仍被认定工伤。

误区二:超过30天就不能申请——错!单位申请期是30天,个人申请期有1年。我见过最长的案例是工伤发生11个月后才成功申请。

误区三:没签劳动合同就不能认定——错!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通过工资流水、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同样可以证明。去年就有外卖骑手凭平台接单记录成功索赔的案例。

工伤认定高频问题解答

问题1:实习生受伤算不算工伤?
答:关键看是否签订实习协议。是学校组织的教学实习,按人身损害处理;是企业自主招聘的勤工助学,符合劳动关系特征的,可以认定工伤。杭州就有大学生实习期间受伤获赔18万的案例。

问题2:兼职人员能认定工伤吗?
答:《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与两个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两个单位都要缴纳工伤保险。送完外卖再去开网约车,两份工作受伤都被认定工伤。

问题3:单位不配合工伤认定怎么办?
答:立即自行申请!携带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直接到人社局工伤保险科。建议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投诉,现在很多地区开通了线上申请通道。

问题4:工伤旧伤复发还能索赔吗?
答:可以!《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旧伤复发需要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导致劳动能力再次受影响,还能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