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导致公司损失赔偿问题
看到员工搞砸项目造成公司损失,老板们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这钱能让他赔吗?《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90条,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单位造成损失,确实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要两个关键点:第一,必须是员工主观过错导致的损失,普通工作失误不算;第二,每月赔偿金额不得超过工资20%,扣完后的实发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就老板不能狮子大开口让员工全额赔偿,得按法律规定合理追偿。
打工人必看的职场避坑指南
上个月刚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某电商运营手抖设置错促销价格,1折卖掉了200台手机,公司直接损失30万。这种情况到底要不要赔?关键要看员工有没有尽到基本义务。后台系统有明显价格预警提示却视而不见,就被认定重大过失;要是系统本身存在bug导致误操作,员工责任就会减轻。
特别提醒从事财务、技术、采购岗位的朋友,日常工作中这三个红线千万别碰:1.擅自修改合同关键条款 2.违反操作流程导致数据泄露 3.私自挪用公司财物。去年就有出纳把公司账户当私人钱包,被判赔全部挪用金额的案例。
5个高频赔偿问题终极解答
问题1:员工工作失误都要赔钱?
答案:普通失误不用赔!最高院司法解释,只有达到重大过失标准才需要担责。快递员弄丢普通包裹属于工作失误,但是故意损毁贵重物品就要赔偿。关键看员工是否存在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或明显疏忽。
问题2:赔偿数额怎么计算?
答案:记住20%封顶原则。小王月薪8000,公司每月最多扣1600元赔偿,且扣完后实发工资不能低于上海2690元的最低标准。是重大损失需要分期赔偿,建议签订书面赔偿协议,明确分期方式和期限。
问题3:公司能直接扣工资抵债?
答案:必须走法定程序!《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公司需要先举证损失金额,与员工协商一致后才能扣款。单方面扣工资被认定克扣劳动报酬,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去年就有公司因擅自扣薪被判双倍赔偿的案例。
问题4:员工离职后还能追偿吗?
答案:诉讼时效1年内有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赔偿争议适用特殊时效,从公司知道损失之日起1年内可申请仲裁。但要保留证据链:损失证明、责任认定书、沟通记录等缺一不可。
问题5:员工实在没钱赔怎么办?
答案:可以协商分期或减免!某制造企业曾遇到技术员误操作损坏百万设备的情况,通过签订5年分期赔偿协议解决。建议公司购买雇主责任险转移风险,既能保障企业利益,也能避免把员工逼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