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包含摩托车吗

《道路交通安全法》,摩托车不属于非机动车!法律条文里写得明明白白,非机动车指的是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或者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而摩托车属于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的车辆,必须按照机动车管理,需要上牌、买保险、考驾照。所以千万别把摩托车当非机动车用,否则被罚款甚至扣车!

为什么总有人搞混摩托车和非机动车?

很多人以为摩托车烧油才算机动车,用电就是非机动车,这其实是误区!法律规定和动力类型无关,关键看速度和重量。新国标电动车要求时速≤25km/h、重量≤55kg,这种属于非机动车;而有些电动车时速超过50km/h,实际被划为电动摩托车,必须按机动车管理。再农村常见的老式三轮摩托车,虽然跑得慢,但只要烧油或电机功率超标,照样算机动车。

非机动车包含摩托车吗

还有些人觉得摩托车体积小,和自行车差不多,但法律不看体积看性能。举个真实案例:杭州有人骑改装电动车被交警拦下,一测速度飙到60km/h,直接按机动车无证驾驶处理,罚款2000元还拘留3天。所以说,别以为骑个两轮车就能随便上路!

摩托车当非机动车用有多危险?

法律风险还是最要命的是安全隐患!非机动车道设计时速普遍在20km/h以下,摩托车动不动就四五十码冲进去,等于在步行街开赛车。数据说话:某市统计显示,非机动车道内摩托车引发的事故中,75%涉及人员重伤,因为摩托车刹车距离长、冲击力大,撞到自行车或行人后果更严重。

更坑的是保险问题!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保额一般5-10万元,而摩托车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8万元,错把摩托车当非机动车,出了事故保险根本不够赔,车主要自掏腰包几十万。

常见问题答疑

1. 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怎么区分?

记住三个硬指标:
① 看车牌:绿牌或白牌是非机动车,黄牌/蓝牌是机动车;
② 看合格证:车辆类型标注电动自行车才能按非机动车;
③ 看配置:有脚踏骑行功能且最高速≤25km/h的才是合规电动自行车。

2. 摩托车走非机动车道会被拍吗?

现在很多城市装了AI摄像头,专门抓拍机动车占非机动车道。起新交规规定,摩托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一次扣1分+罚款100元。更惨的是,引发事故,摩托车司机大概率要负全责。

3. 老年代步车属于非机动车吗?

市面上99%的老年代步车都不合法!国家从未将四轮低速电动车纳入非机动车目录,这类车既不能上非机动车牌,也不符合机动车标准,属于三无产品。北京就集中清理过这类车辆,直接按非法上路查处。

4. 摩托车驾照能骑电动车吗?

关键看电动车类型!骑的是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带脚蹬、限速25km/h),不需要驾照;但骑的是电动轻便摩托车(蓝牌)或电动摩托车(黄牌),必须持有D/E/F类驾照,C1驾照骑电摩也算准驾不符,直接扣9分!

5. 自行车改装电机后算非机动车吗?

改装车风险极大!加装电机后时速超过25km/h或电机功率超过400W,就会被认定为拼装机动车。上海就有大学生被罚款并没收车辆,改装费用全打水漂,还要写保证书。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