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正常直行碰到电动车怎么判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看双方过错程度。电动车存在闯红灯、逆行、违规变道等行为,即使机动车正常直行,电动车驾驶员也要承担主要责任。但要!法律对机动车有无过错责任的特殊规定——即便机动车无违规,造成人身伤亡的仍需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这就,交警在实际判责时会综合考量路权归属、双方义务履行情况、是否存在应发现而未发现的疏忽等因素。

直行车撞电动车,真的全是电动车责任吗?

去年在杭州就发生过典型案例:一辆轿车以40km/h正常通过绿灯路口,突然窜出时速超25km/h的新国标电动车。虽然最终认定电动车闯红灯担主责,但法院判决机动车仍需承担15%的医疗费赔偿。这里有两个关键点:1.电动车经鉴定属于机动车范畴(超速+超重)2.驾驶员存在疏于观察的过失。可见责任划分远比表面复杂,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事故责任也得看成分比例。

老司机教你5个自保秘诀

第一招:路口必减速,别迷信绿灯。去年北京统计显示,32%的电动车事故发生在机动车绿灯通行时。第二招:安装行车记录仪要选带夜视功能的,很多事故发生在傍晚视线模糊时。第三招:看到电动车提前鸣笛,别怕被骂路怒,安全比面子重要。第四招:保险买够三者险,建议至少200万起步。第五招:事故发生后立即打开双闪,摆放三角牌的位置要距离车尾50米以上,别让二次事故雪上加霜。

电动车主的三大认知误区

很多人觉得我弱我有理,这绝对是错误认知!去年深圳法院判决的案例中,有电动车驾驶员因违规载货被判承担90%责任。还有车主认为机动车不敢撞我,却不知道紧急制动距离会随车速成倍增加。最危险的是抢黄灯心态,数据显示黄灯2秒通过路口的电动车,事故率比红灯时还高3倍。

机动车正常直行碰到电动车怎么判责

常见问题解答

1. 机动车完全没违规也要赔钱?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方无过错时,人身伤亡赔偿不超过10%。但财产损失无需赔偿。这就像强制保险,目的是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

2. 电动车闯红灯被撞怎么判?

原则上电动车负主责,但要看机动车是否超速、有无采取避让措施。行车记录仪显示机动车完全来不及反应,电动车担全责。关键证据是路口监控和刹车痕迹。

3. 私了还是报警?

500元以下损失可考虑私了,但要签书面协议写明后续互不追究。有人伤必须报警!曾有案例私了后伤者颅内出血,最终赔偿金额翻了20倍。

4. 电动车算机动车吗?

时速≤25km、车重≤55kg、有脚踏板的属非机动车。超过任一标准就属于电动摩托车,需要驾照和保险。很多外卖车辆其实都超标,这会直接影响责任认定。

5. 如何收集有利证据?

立即拍摄带时间水印的现场全景照片,录下对方第一时间的陈述,寻找周边商铺监控。特别保存电动车上的载货、改装痕迹,这些都成为定责关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