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变道后面电瓶车滑倒

机动车变道后面电瓶车滑倒

大清早赶着上班,前车突然蛇皮走位变道,吓得你猛捏刹车连人带车摔个四仰八叉。看着扬长而去的汽车尾灯,这时候该不该追上去讨说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4条,机动车变道必须提前打转向灯,且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车辆正常行驶。就算没发生实际碰撞,只要司机变道行为直接导致电动车紧急避险发生事故,照样承担全责!民法典1165条更明确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则,谁犯错谁买单。

马路上的蝴蝶效应:一个变道动作引发的血案

去年杭州就有个真实案例:宝马车主在早高峰突然压实线变道,后方外卖小哥急刹导致侧翻,膝盖骨裂住院半个月。交警调取监控后发现,虽然两车距离还有1.5米,但判定机动车承担70%责任——就因为司机变道时根本没观察后视镜!

但别以为骑电驴的就永远是弱势群体。上个月我处理的案子正好反过来:电动车以40码速度狂飙(超速15码),前车打转向灯3秒后才开始变道,结果电动车自己操作不当摔倒。法院判机动车无责,还反过来要赔人家修车钱,你说冤不冤?

关键时刻保命三招:行车记录仪、手机录像、找目击者

遇到这种糟心事,记住三快原则:快拍照、快报警、快送医。马上用手机拍下变道车辆车牌、路面刹车痕迹、自己受伤部位。现在很多电动车都自带行车记录仪,没装的赶紧去装,关键时刻这段视频能值好几万赔偿金!

去年有个大姐特别机智,摔倒后忍着疼先录了段视频:现在是上午8点20分,浙AXXXXX的黑色SUV在建国路口突然变道,我没撞上但摔伤了,请路过朋友帮忙作证。后来真有三位热心车主主动提供行车记录,案子处理得特别顺利。

灵魂拷问:这些刁钻问题你没想到

没碰到也算交通事故?

当然算!《道路交通安全法》119条明确定义,只要因为车辆在道路上过错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都算事故。去年上海法院判过典型案例,机动车变道导致电动车为避让撞上护栏,判赔8.6万医疗费。

前车打了转向灯就免责?

想得美!转向灯不是免死金牌。就算提前打灯,变道时机不当或影响后车正常行驶照样要负责。就像你不能打着灯就直接插队,得确保安全距离。有个案子司机虽然打灯但强行变道,导致后车急刹追尾,照样判全责。

雨天路滑能减轻责任?

确实会考虑客观因素。事发时暴雨导致路面湿滑,会认定多因一果,按比例分担责任。但别指望靠天气逃脱,主要过错方还是要承担大头。就像去年宁波的案子,虽然下雨但司机变道过急,判70%责任。

私了后反悔还能索赔吗?

白纸黑字写了协议就别想反悔!有个外卖小哥摔破皮收了对方500块私了,三天后查出骨裂想再索赔,法院直接驳回。切记:任何私了都要写书面协议,最好拍下对方身份证和驾驶证。伤情恶化,宁可走正规程序。

对方逃逸怎么破?

立刻报警!现在天眼系统可不是吃素的。记住车型、颜色、逃跑方向,哪怕拍个模糊的车尾照都有用。去年有辆奔驰变道逃逸,交警轮毂样式和3处监控片段,48小时就逮到人了。逃逸后果很严重,保险不赔还要面临拘留。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