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怎么处理

电瓶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怎么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电瓶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时,责任划分主要依据双方过错程度和交通行为合法性。若电瓶车被认定为非机动车,则机动车一方需承担更高义务;若电瓶车存在超速(时速超过25km/h)、无牌照等违规行为,被视同机动车分担责任。无论事故大小,法律明确要求当事人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报警,否则构成逃逸罪。

事故现场必做的5件事

第一,先救人还是先报警?记住救人优先!哪怕只是擦伤也建议拨打120,既体现人道主义,也能固定伤情证据。第二,手机拍照别只拍撞车点,要前后50米全景、刹车痕、路标全拍上。第三,千万别说私了,有大哥刚赔了对方500块,结果第二天人家拿着骨折诊断书索赔10万。第四,就算对方全责也别放狠话,见过太多吵架变互殴的案例。第五,赶紧找目击者留电话,路口监控不一定好使,有个大爷的证词救命。

赔偿谈判的3个潜规则

别被保险公司理赔员牵着鼻子走!去年有个外卖小哥被撞骨折,对方保险说赔3万,律师帮他要到12万。记住这三个数:住院伙食补助费每天50,营养费每天30-50,护理费按护工工资算。要是对方说你也有责任,直接回他请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再说。私下转账一定要写协议书,见过转账5万备注赔偿款,结果被法院认定为借款的荒唐事。

保险理赔的坑你别踩

机动车有交强险就能赔?错!交强险死亡伤残限额18万,医疗费1.8万,财产损失2000块。要是开奔驰的撞了你的电瓶车,修车费超过2000就得动商业险。重点来了:48小时内必须报案!有个大叔第三天报案直接被拒赔。更坑的是精神损失费,交强险能赔但商业险不赔,记得在调解协议里单独列明。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电瓶车被撞对方全责,能要哪些赔偿?

医疗费、修车费是基本的,误工费要单位开收入证明。有个狠人连住院期间点的外卖发票都留着,法院真给判了!要是脸上留疤,记得做伤残鉴定,十级伤残能多赔7-8万。20岁小伙门牙撞掉赔了5万种植牙费用,记住后续治疗费必须写明在调解书里。

问题2:事故后对方不肯赔怎么办?

先让交警扣车!法律规定扣车期限最长60天,这期间对方车辆无法年检。有个老板的宝马被扣了45天,乖乖赔钱。还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对方账户。最绝的是申请代位追偿,让自己的保险公司先赔,不过这只适用于对方有保险的情况。

问题3:电瓶车违规载人会影响责任认定吗?

会!虽然载人不直接导致事故,但会被认定存在过错。载着女朋友急刹车导致追尾,自担30%责任。更惨的是后座的人受伤,司机还得赔偿同伴,这叫好意同乘条款。所以载人前先看看电瓶车合格证,载重超过55公斤的千万别坐两个人。

问题4:没有监控的路口怎么证明对方责任?

教你三招:①马上拍对方车轮位置,压线还是在线内一清二楚;②看手机定位记录,有个阿姨靠微信运动轨迹证明自己当时停在路边;③淘宝买行车记录仪不过200块,下次记得装车上。实在没证据也别慌,法律规定机动车应当避让非机动车,对方被推定全责。

问题5:私了协议怎么写才有效?

必须写清六个要素:时间地点、双方身份证号、赔偿金额大写(伍万元整)、注明一次性了结、手写双方对事实无异议、按手印!千万别用今后互不追究这种模糊表述,见过签完协议又被起诉的案例。手机录个视频,让对方亲口说我自愿签订本协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