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马路路边行走被撞负什么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行人被撞时责任的划分遵循过错责任原则。行人正常在人行道或路边行走被撞,机动车驾驶人需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但若行人存在突然横穿、翻越护栏等违法行为,则需承担相应比例责任。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中,行人违规跨越绿化带被撞仍需承担30%责任。

真实案例告诉你:责任划分的三大关键

去年郑州有个典型案例,王女士夜间穿着深色衣服沿马路行走被撞。法院判决司机因未开启远光灯负70%责任,行人因未靠边行走担责30%。这个案子揭示三个关键点:

1. 视线条件:夜间、雨天等特殊天气会加重司机义务
2. 行走位置:是否在1米宽的人行道范围内
3. 应急措施:司机是否及时采取制动或避让措施

常见误区:你以为的无责都是错的

很多司机认为行人乱走就该全责,实际上《民法典》第1173条,就算行人有过错,司机仍承担10%-50%责任。去年北京朝阳法院判决的案例中,行人醉酒横穿马路,司机因超速仍需承担40%赔偿责任。

行人马路路边行走被撞负什么责任

遇到事故必做的5件事

1. 立即拨打122报警并保护现场
2. 用手机拍摄全景视频(包含道路标线、车辆位置)
3. 寻找目击证人并留存联系方式
4. 及时调取附近商铺监控
5. 72小时内到交警队做询问笔录

常见问题解答

行人闯红灯被撞要负全责吗?

不完全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即使行人闯红灯,司机未尽到观察义务仍需担责。深圳中院有个判例,行人闯红灯被判承担60%责任,司机因低头看导航担责40%。

司机没超速就无责吗?

不是。即使正常行驶,司机也有预见义务。浙江高院典型案例显示,司机在限速路段撞到突然跑出的行人,因未及时刹车仍需承担30%责任。

如何证明自己没有责任?

关键要收集三类证据:
1. 行车记录仪视频(要包含声音记录)
2. 现场刹车痕迹照片(用参照物标尺拍摄)
3. 手机定位轨迹(证明行驶路线)

责任认定书不认可怎么办?

可在收到认定书3日内申请复核,需提交新证据。建议委托专业律师撰写复核申请书,重点指出认定书中的事实认定错误和法律适用错误。

行人受伤还能索赔吗?

可以。《民法典》第1179条,即使行人担主责,仍可主张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但赔偿金额会按责任比例扣减,总损失10万元,行人担责70%则获赔3万元。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