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期间能不能离婚

服刑期间能不能离婚

戴着银手镯也能离!《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服刑期间当然可以离婚。不过操作方式和普通离婚有区别,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清楚监狱离婚那些事儿。法律不歧视任何人,服刑人员的婚姻自由同样受保护,但确实存在铁窗内外的特殊情况。

一、监狱离婚的两种打开方式

第一种是协议离婚的曲线救国。正常协议离婚需要双方亲自到民政局,但服刑人员出不来怎么办?这时候可以申请狱警陪同到民政局(成功率1%),或者让监狱开证明去公证处办委托书(成功率99%)。记得委托书要写清事项,别搞成全权委托这种空头支票。

第二种是诉讼离婚的单方面突围。很多家属以为要等对方出狱才能起诉,其实大错特错!直接到原告户籍地或常住地法院立案就行。去年有个案例,女方在丈夫因经济犯罪服刑期间起诉,法院通过视频连线开庭,从立案到判决只用了47天。

二、法官判离的三大关键指标

法官最看重的不是刑期长短,而是这三把尺子:1、犯罪性质(黄赌毒家暴必离);2、刑期长度(3年以上容易判离);3、对家庭的实际伤害(挪用共同财产)。有个真实案例,丈夫因醉驾被判拘役5个月,妻子起诉离婚被驳回,因为法官认为属于过失犯罪且刑期短。

服刑人员也有翻盘机会。可以委托律师收集感情证据,入狱前的全家福、书信往来。去年某监狱就出现过在押人员手写万字答辩状,成功保住婚姻的案例。不过要服刑期间给配偶写的恐吓信反而会成为判离的证据。

三、财产分割的墙里墙外

铁窗内外分财产要特别两点:1、服刑前的收入属于共同财产;2、服刑期间的收入(有)属于个人财产。有个搞笑的案例,丈夫在监狱做手工每月挣300块,离婚时妻子要求分割,法院判决劳动改造所得不予分割。

房产处理最让人头疼。建议提前做好这些准备:1、调取服刑前的银行流水;2、申请财产保全;3、准备好购房时的出资证明。有个精明妻子在丈夫入狱后,立即把联名账户的钱转走,虽然不道德但合法,因为属于共同财产处置。

四、特殊场景下的神操作

碰到死活不同意的服刑人员怎么办?有个狠招:连续起诉!法律规定第一次判不离后分居满1年再起诉必离。浙江某女子就用这招,在丈夫第三次减刑前成功离婚。

遇到假释或保外就医,建议抓住放风期速战速决。去年上海某男子保外就医期间,妻子直接带律师和公证员到病房签协议,2小时搞定离婚手续。不过要保外就医期间的法律行为需要主治医生出具意识清醒证明。

常见问题解答

Q1:服刑人员不同意离婚怎么办?

A:可以诉讼离婚,只要证明感情确已破裂。收集入狱前后的沟通记录、犯罪性质等证据。有个取巧的办法:让狱警出具改造期间表现证明,连改造都不积极,法官更判离。

Q2:判刑三年和十年在离婚时有区别吗?

A:刑期越长判离概率越大。3年以下法官给机会,5年以上基本一锤定音。但关键看犯罪类型,3年家暴刑期比10年经济犯罪更容易判离。

Q3:服刑期间离婚能分到房产吗?

A:入狱前的房产份额仍然有效。有个典型案例,丈夫入狱后房子涨价3倍,最终仍按入狱时市场价分割。记得申请财产价值评估,别吃暗亏。

Q4:离婚会影响服刑人员减刑吗?

A:法律上不影响,但有微妙关系。河南某监狱就出现过积极赔偿受害人获得谅解,配合离婚获得减刑的案例。关键看监狱方的综合评估。

Q5:孩子抚养权一定归外面的人吗?

A:不一定!8岁以上孩子要尊重本人意愿。北京曾判决抚养权归服刑母亲的案例,因为孩子强烈要求且外祖父母有能力抚养。关键要准备详细的抚养计划书。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