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间欠款诉讼时效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企业间欠款纠纷的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A公司拖欠B公司货款,B公司从催款无果且明确对方拒绝还款之日起,必须在3年内向法院起诉。超过这个期限,虽然仍能起诉,但若对方提出时效抗辩,法院将不再支持债权人的诉讼请求。
企业欠款诉讼时效的三大核心规则
第一招:时效起算点要卡准。1月签的合同约定3月付款,到期未付时,诉讼时效不是从签合同日算,而是从应付款日次日(4月1日)开始计算。第二招:时效中断有窍门。只要债权人采取过催款行动,发送书面催款函、微信催款记录,甚至对方出具还款承诺书,都能让3年时效重新起算。第三招:20年最长保护期。即使企业过了3年时效,只要从欠款发生之日起未超过20年,还能保留的救济机会。
老板必知的5种续命操作
1. 每月定期发微信问王总,那笔50万什么时候能结? 每次催款都能续命3年;2. 让财务每年寄送加盖公章的《账款确认函》;3. 保留好快递催款通知的签收记录;4. 在合同中约定分期还款计划;5. 最狠的一招——让对方用房产做抵押担保,直接把普通债权升级为物权担保。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诉讼时效过了还能起诉吗?
当然可以起诉!法院不会主动审查诉讼时效,关键看被告是否提出时效抗辩。实践中很多企业负责人不知道这个规定,反而在庭审中自认欠款,这就给了债权人翻盘的机会。建议即使过了时效也要尝试起诉,说不定能捡漏成功。
问题二:对方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要分三步走:查清是简易注销还是普通注销。是股东承诺无债务的简易注销,可以直接起诉原股东;若是经过清算程序的注销,需要证明清算程序存在瑕疵。有个真实案例:某公司注销后,债权人成功通过股东私人账户的收款记录追回欠款。
问题三:微信聊天能中断时效吗?
关键看聊天内容!只是日常寒暄不算数,必须明确催款意思。建议每次催款要包含三个要素:欠款金额、事由、还款要求。:李总,去年6月的30万设备款请本周五前付清,这样的聊天记录才能有效中断时效。
问题四:分期付款怎么算时效?
这种情况要特别!一期款项的履行期届满才开始计算整体时效。100万分10期支付,每期10万,前面9期按时支付,第10期违约。那么诉讼时效不是从第一期开始算,而是从一期应付款日开始计算3年。
问题五:对方承认欠款还有效吗?
这就是诉讼时效的后悔药!只要债务人在时效届满后出具《还款计划书》或签署《对账单》,就算过了3年时效也会重新激活。某建材公司就靠着一份盖有公章的《延期还款协议》,成功追回5年前的陈年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