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欠款诉讼时效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对公欠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但若欠款合同明确约定履行期限,诉讼时效则从履行期限届满次日起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特别指出,企业间债务纠纷同样适用普通诉讼时效规则。
企业必知的诉讼时效实战指南
老王开了一家建材公司,去年给某地产项目供货后,对方拖欠了200万尾款。前阵子发现合同约定的两年账期已过,急得直拍大腿:这钱是不是要不回来了?其实只要搞懂诉讼时效规则,企业完全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
合同没写还款时间怎么办?
老王的合同里只写了货到付款,没明确日期。这种情况诉讼时效从债权人第一次催款之日起算,但有个隐藏福利——催款时给了还款宽限期(要求30天内付清),时效则从宽限期结束次日开始计算。
分期付款的猫腻要当心
某科技公司卖给工厂10台设备,约定分5期付款。结果工厂付了3期就赖账。这种情况诉讼时效不是按每笔款项单独计算,而是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开始计算整个债务的3年时效,这个知识点很多财务人员都会搞错。
让时效续命的三大绝招
1. 定期催款:每半年发一次加盖公章的催款函,EMS寄送记得选文件类型并保留回执。微信催款记得让对方回复收到二字,去年就有个案例凭微信聊天记录成功中断时效。
2. 对账确认:每年年底和债务人签署对账单,重点要写清欠款金额、时间等关键信息。某物流公司就是靠每年让合作方签字的对账单,把8年前的陈年老账都要回来了。
3. 部分还款:哪怕债务人只还了1000块,只要备注里写明是偿还某笔特定债务,整个债务的诉讼时效都会重新计算。这个技巧很多追债老手都在用。
特殊情况处理手册
疫情算不算不可抗力?
上海某贸易公司因疫情管控无法追债,法院认定3个月的管控期构成时效中止。但要必须是在时效6个月内发生的中止事由才有效。
债务人失联怎么办?
可以通过在国家级媒体公告催告(人民法院报),新规明确公告送达可产生时效中断效果。不过记得保留报纸原件和发票作为证据。
常见问题解答
Q1:诉讼时效过了还能起诉吗?
可以起诉!法院不得主动释明时效问题,只要对方没提出时效抗辩,照样能胜诉。去年浙江就有企业成功追回5年前的欠款,因为被告方律师忘记提时效问题。
Q2:催款函怎么写才有效?
记住三要素:明确主张权利、写明欠款金额、要求还款时间。最好用公司抬头纸打印,由法定代表人签字。电子邮件的主题要写关于XX合同项下欠款的催告函。
Q3:对方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立即起诉股东!公司法司法解释,公司注销后发现有未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原股东在接收公司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但要这个权利要在公司注销后1年内行使。
Q4:涉外债务适用什么时效?
合同约定适用外国法律,面临超长时效。美国某些州合同纠纷时效长达6年,德国普通时效是3年但可以协议延长至30年。建议涉外合同务必约定适用法律。